全新的繁體中文 WordPress 網站

美食

像素壽司、人造肉……你吃過哪些黑科技打造的食物?

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科技發展也從來不會遺忘我們的餐桌。最近,食品行業就湧現了一系列黑科技打造的食品。未來餐桌上的選擇會越來越豐富,就看你下不下得了嘴!

兩種人造肉,哪種更好接受?

提起人造肉,你可別以為是某些小作坊里生產出的「三無產品」,現在的人造肉不僅在口感上能以「假」亂真,還具有安全、環保等許多優勢。那究竟是怎麼個「人造」法呢?

人造肉分兩種,一種是用豆類蛋白加工製作的「素肉」,本質上是模仿肉類口感的豆製品;另一種則是提取動物細胞培養而成的「真肉」,在培養皿中生長,完全沒有骨頭。

實驗室人造肉(圖片來源:網絡)

前者大家並不陌生,國內就有素雞、素鴨等傳統食品,而國外現在非常流行一種素食漢堡,其中的肉餅就是用植物蛋白人造肉做成的。它通常是將大豆、豌豆、黑豆的植物蛋白進行分解,再利用機器模仿動物蛋白的成分進行重新排列,然後通過調味再現肉類的口感,有些產品還會加入甜菜汁調出肉類的紅色。

像素壽司、人造肉……你吃過哪些黑科技打造的食物?

素雞製作的菜肴(圖片來源:網絡)

而通過細胞培養製成的人造肉目前還處於實驗階段,其做法更複雜:先從動物身上提取肌肉組織,分離出肌肉細胞,然後通過血清為肌肉細胞的生長和複製提供養分,逐步在實驗室中培養出肌肉組織。聽上去有些重口味,不過由於是真肉,在口感方面不需要太多調節,在製作過程中還可以通過調節脂肪成分,讓它更符合健康膳食的需求。另外,實驗室里培養出來的肉,不需擔心瘋牛病、豬瘟、激素飼料等問題,製作過程相比於傳統畜牧來說,不僅低碳環保,還能節省大面積的土地。

像素壽司、人造肉……你吃過哪些黑科技打造的食物?

實驗室人造肉的製作流程(圖片來源:Eating Well)

這種人造肉也面臨著一些問題,主要在倫理和成本方面,畢竟它過分顛覆了人們的常識,如果培養皿里能「種」出無骨肉來,這項技術發展下去,誰知以後還會長出什麼奇奇怪怪的東西。不過,也不用太擔心,雖然有許多國家的新興企業都致力於研究這項技術,但因成本居高不下,一小塊肉餅成本可達上萬元,距離市場化還比較遙遠,大家暫時不可能一不小心吃到它。

基因編輯食品=轉基因食品?

前一段時間,基因編輯嬰兒的話題鬧得沸沸揚揚,甚至引發了不少恐慌。那麼,下面這種基於基因技術的食品——基因編輯食品你怎麼看?

基因編輯技術(CRISPR)生產出來的食品經常被與轉基因食品(GMO)放在一起討論,轉基因食品一直以來爭議不斷,不過目前各界基本有這樣一個共識:轉基因食品存在不確定的風險,需要嚴格監管。大部分人在購物時也會儘量迴避轉基因食品。

儘管有人認為基因編輯也是一種轉基因,但事實上二者區別還是很大的。轉基因技術在育種過程中是通過插入外源DNA序列來達到改良目的,育成的生物與天然生物有區別;而基因編輯技術則是在植物本身基因組的精確位點去除或者改變基因,並不插入外源基因,育成的生物類似於自然突變。

像素壽司、人造肉……你吃過哪些黑科技打造的食物?

CRISPR技術(圖片來源: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進行基因編輯的理由有很多種。比如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蘑菇種植者就通過基因編輯去掉了蘑菇裡面的褐變基因,讓蘑菇不再那麼容易腐敗,節省了大量採摘和包裝成本。另外,基因編輯技術通過改變基因還可以實現提升產量、改善食品營養成分和口感等目的,是不是很神奇?這項技術雖然聽上去高大上,但實際需要的經費是比較低廉的,一次性開發後可以大批量應用。

像素壽司、人造肉……你吃過哪些黑科技打造的食物?

基因編輯蘑菇(圖片來源:Penn State University)

不過,跟轉基因技術一樣,基因編輯也引發了一些擔憂。有的人認為剪切、修改基因的行為存在出現失誤的可能性,也就是脫靶效應。雖然目前還沒有進行大規模推廣,已有許多人認為必須馬上建立專門的指導機構。

凍干食品:飛入百姓家的航天食品

跟前面幾種相比,下面要說的凍干食品就貼近生活多了。大家常吃的草莓干、脆棗、秋葵干之類的零食,就是凍干食品。還有一些速溶飲料,甚至是方便麵也都採用了凍干技術!

凍干技術製成的食品現在已飛入尋常百姓家,但幾十年前,它可是美國用來製作航天食品的高新技術。

像素壽司、人造肉……你吃過哪些黑科技打造的食物?

凍乾草莓(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凍干技術全名為真空冷凍乾燥技術,是一種特殊的乾燥方式。一般的乾燥脫水技術,如烘乾、曬乾等,都需要加溫,不僅會改變食物的質地,還會導致營養流失。而凍干技術則是在真空條件下將固態水直接升華,整個過程只有物理變化。大部分加工過程都在零度以下進行,大幅減少了對熱敏性物質的破壞,保留了食物原本的色香味和營養物質。

凍干食品還有許多其他優點。比如,它無需冷藏和添加防腐劑就可以長時間保存;這種食品擁有薯片、蝦條的質地,卻保留了水果、蔬菜的營養,可以作為膨化食品的替代品,吃零食的時候也不會那麼有罪惡感啦;另外,凍干食品復水性好,極大地保留了食物原本的風味,哪怕是方便麵中的蔬菜包,如果使用的是凍干技術,沖泡之後味道也會比烘乾蔬菜包更鮮美。

3D列印食品:遊戲世界走出的美味?

3D列印是近年來很熱門的黑科技,它能用來列印食物嗎?列印出的東西真的能吃嗎?

首先,我們複習一下3D列印的知識。3D列印其實遵循的也是普通印表機的原理,只不過它使用的不是墨水而是塑料、石膏、金屬等原料,列印的目標則從二維的文字、圖像變成了三維模型。這麼看來,想讓3D印表機列印食物,就需要將原料換成食品,將列印目標換成食物的數字模型,聽上去似乎也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來看看先人一步的日本Open Meals像素食物印表機和它列印出來的產品吧!

像素壽司、人造肉……你吃過哪些黑科技打造的食物?

像素壽司(圖片來源:Open Meals)

這些壽司看上去就像遊戲《我的世界》中的食物。它們是怎麼做出來的呢?首先,找一位大廚製作真材實料的壽司,再將壽司的色香味乃至營養方面的信息全部數字化,為每種壽司建立一個模型,接下來3D食品印表機會根據壽司的數據調節可食用凝膠塊,最後通過機械臂將這些調節好的凝膠塊碼放在一起,一個像素壽司就列印好啦!

像素壽司、人造肉……你吃過哪些黑科技打造的食物?

像素壽司印表機(圖片來源:Open Meals)

目前,這些可食用凝膠塊邊長為5毫米,列印出的壽司粗糙呆萌,但未來如果可以進一步縮小每個凝膠塊,進一步豐富食品資料庫,就能精細地列印出各種食物,甚至完美再現米其林大廚的手藝。可以想像一下,以後我們只需按下按鈕,就足不出戶地以公道的價格品嘗到全球最熱門餐廳的美食,豈不美哉!

參考資料:

1.Open-meals.com

2.Penn State News

3.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