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狗狗的正常進食行為有助我們進一步認識狗狗,而通過進食行為所出現的異常能及早發現要作出輔導,指引,調整,甚致更有利的治療契機,是主人日常要做好的事。正常的進食行為改變或是異常可能會是狗的本身的生理出狀況,也可能是食物,或所處的環境,食物分配方式等有關,要準確判段就得多學習。
很多時候我們幫狗狗選購生活用品,包括食物時都會被視察感受比如顏色,光澤等因素所吸引而最終成為消費決策的支持。但在食物而言,犬的接受標準卻不是這樣,狗的食慾沿於多個因素,食慾高低除了餓以外氣味因素,味覺因素,形狀因素,質感因素,環境因素都是影響食慾高低的原因。
但視覺因素卻排除在外,視覺因素往往是對主人造成感受上的良好或負面影響而狗就沒這方面的情形,我們看到的會是狗先嗅聞食物才決定是否進食。因狗的嗅覺敏銳度是人的100倍到數萬倍,所以狗更依賴這器官悉別吃進肚子的東西,因此當狗鼻子出毛病時,如感冒流鼻水,過敏,鼻腔的阻塞等會使狗明顯失去或降低食慾。
在另一個研究結果中更能說明嗅覺與食物之間的關係對狗的偏重性,在懷孕後期到授乳期間母犬吃的食物,其味道成分會含有在母犬的體內及乳液中進而影響到小狗以後更傾向那個味道。另外在小狗從狗生第一次利用食碗進食後平均是四天時間,熟悉的食碗氣味也會對幼犬的嗅覺起作用,在同一食物內容,不同食碗的情況下,選擇熟悉食碗的幾率非常高。
影響狗狗主要食慾的主要因素中,食物的氣味重要性*****五星,食物的口味***三星,環境***三星,食物顏色……零星。通過普遍性情況(非一定),我們得知,小型犬更挑食。狗較喜歡濕潤的食物。食物帶微溫會更受狗歡迎(但溫度過高狗就變成不喜歡),絕育後的狗,一般食慾更強,狗更傾向在白天進食。
如果有熟悉食物,及未嘗過的食物,狗會選擇先試新的。而母犬比公犬更喜歡甜味的東西。以上的情況某程度上反映了狗的行為進化改變了來自遺傳的局限開展了更寬廣的生活適應性,比如說在新,老食物選擇中所表現出來的先試新食物那個好奇心,令狗可找出更多維持生命的選項,成活率(在非人類馴養下)大大地提高。
而狗偏向微溫,氣味明顯,濕潤的食物也因在進化中的遺存,在郊野生存的狗條件比較艱苦,能吃到新鮮獵殺的獵物,是喜悅的,更優質,更鮮的帶溫度及濕潤的食物,而這偏好也形為本能傾向。所以利用這些知識我們可以用一些小方法來提升狗狗的食慾,而加入點溫水在食物是個簡單而好用的方法,可以說是一個有效的調味品,不單強化了食物氣味的揮發,也有溫度及濕潤感,如果加的是溫肉湯(不加鹽)狗狗就更開心了。
而在狗的進食過程當中,以牠使用的器官組合及次序,可分為四個環節,
一,選擇(辨悉)食物,這環節的辨悉重點在嗅覺,利用氣味資訊與記憶中存檔中的紀錄對照作出選擇,而這環節中食物的香氣最為重要,而其中狗比較喜歡的氣味有旦白質脂肪及新奇的味道,所以有些深知此道的狗糧生產商會在製作顆粒狗糧中在外面噴上一層含有這類味道的誘食物質。其實狗的大部份生活中的聞嗅都有分辨是否也可食用的內容,但有食物氣味的物品狗不見得一定吃掉因
二,第二個環節,就是利用觸覺進一步辨悉食物可叫採食,狗會利用觸鬚(感覺毛),咀唇,牙齒,舌頭等器官感覺食物的大小,外形,質感,質地,而影響這些食物的因素是食物的工藝流程,比如是吃自家手工糧,你烹調,切碎,烘焙,磨成粉,刴未再做成特定形狀等。而有香味但過硬比如粘了肉汁的石塊,太尖銳太鋒利等的食物狗會在這環節放棄。
第三個環節,進食,其中有利用牙齒撕開,切碎這機械動作,但不等同人類的咀嚼,因臼齒的結構不同做不到利用牙齒輾磨食物的效果,之後是吞咽,狗在吞咽時是會暫時停止呼吸,所以一旦食物入口後狗就沒法通過鼻腔聞到氣味,但在狗的咀巴內的上部有個叫雅各布森器的組織,會把氣味份子通過嗅覺神經傳到腦袋中的嗅球,以繼續保持訊息來源,稱之為鼻後嗅覺,可見氣味訉息對狗行為決策的重要性。不過這環節是以口味辨悉為重點,所以適口性好壞,濕度,溫度,及狗所擁有酸,苦,咸,甜來決定的。
而滿足這些條件是食物的品質。最後一個環節是消化,是由整個消化系統負責,而在狗的生理層面是獲取營養產生能量延續生命,但從行為的意義來看也是食物安全其中把的一道關,對身體有害的,不能處理的食物往往在進食後不久,犬會自行吐出,這也是保障自身的一個行為。
通過以上的知識我們就更方便知道,狗在進食時的行為反應與食物之間的關係。狗聞過食物就放棄走開大概是什麼原因。狗聞完食物在吃進口中前經過觸碰悉別大小,形狀,質感後才走開,或以咀進口中又吐出,環是吞咽後又吐出來……種種行為反應,都是表達狗對食物的態度及接受度。以前人們面對這些行為就歸納為狗不喜歡,他挑食。但是狗的那些問題,還是食物原因所導致狗的異常進食我們似 乎都不一定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