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孫女偷阿嫲1萬3000畢生棺材本,扮闊佬邀整班損友泡高級場所大吃大喝~~敢敢2天花光光 !!
(民都魯30日訊)祖母藏在衣櫃的1萬3000令吉棺材本,遭孫女偷走,並邀請一幫朋友上高級場所消費,在短短兩天裡花光。涉偷祖母逾萬令吉請客花光小女生受女警盤問。事主(83歲)是在周四(27日)發現藏在實比遙住家衣櫃的現錢不翼而飛,原以為是家進賊,直到昨晚才查出是孫女(13歲,中學生)所偷,令她心痛不已,漏夜向警方報案。該年邁婦女是在昨日傍晚,從孫女朋友口中得悉,孫女近兩天來都請許多朋友到高級場所吃喝玩樂,逐起疑心找孫女對質,終於獲得孫女親口承認偷錢請客花光。民都魯警方今日證實接獲投報,並已向該名就讀某中學的友族女生錄取口供調查。據知,生性好玩顯得叛逆的女生,是與父母及祖父母同住,她於不久前看到祖母將現款藏在衣櫃,於是在日前就趁著家裡無人時偷走。
【延伸閱讀】孩子偷錢,沒有你想的這麼簡單!最近,有媽媽發現自己的錢經常不翼而飛。剛開始,自己買菜回來放在桌子上的錢會少一點,也不怎麼在意,後來發現桌上的零錢直接沒了,經過排查,她幾乎可以確定自己的錢是被孩子給偷拿了,生氣難過之餘卻不知道該如何處理?相信很多家長有這樣的煩惱,也採取過不同的措施:打罵、監管、說服教育……甚至有不少家長不以為意,自己小時候也從父母那裡偷拿過錢,如今不還是好好的嗎。
其實,父母的誤區在於,只把目光集中在孩子「偷錢」行為本身上,想著如何才能制止這類行為,而忽略了其發生行為的動機,即孩子拿錢的心理需要。然而,正是這個容易被父母忽略的心理需要,才是孩子拿錢的源頭,不抓住這點,問題依然存在。一味地通過說服或打壓,不一定管用,因此不必急著去杜絕孩子的偷竊行為,首先應該去了解孩子的行為動機。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由於心智發育還不成熟,不可避免地會犯很多錯誤,其中較為常見的是孩子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學會了偷拿家裡的錢。因此家長們陷入了焦慮:不是擔心金錢上的損失,而是憂慮孩子因此陷入「偷竊」的行為——這在價值觀上是絕對不可以接受的!1 孩子「偷錢」的心理過程孩子偷東西這一行為背後到底有何動機呢?一般來說,孩子發生這一行為會經歷三個心理過程,即「欲——懼——智」。欲:「每當我看到別的小朋友一放學就到小賣部買各種好吃的,就特別羨慕,所以我一拿到錢,就要用它們全買零食,一次吃個夠!」懼:「平時爸爸媽媽總是誇我是個不吃零食、不亂花錢的好孩子,我如果直接向他們要錢買零食吃,不就不是好孩子了嗎?」
智: 「我要想一個辦法從爸媽地方偷拿錢過來,但是又不會讓他們發現,發現了也不會懷疑我。」簡而言之:孩子產生某種需要的時候才會產生行為動機,但是這種需要並非只是物質需要,有時候也會是情感需要、甚至安全感的需要,但是孩子懼怕被家長知道,因此當慾望足夠強烈的時候,孩子會採取偷竊的方式來得到滿足。2 「偷錢」背後的真實原因孩子們同樣行為(偷家裡的錢)背後有著不同的需求,與其簡單粗暴地扼制孩子的行為,不如去了解其背後的真實原因。1、合理需求不被滿足「媽,能不能給我買一個新的手機。」「你那個手機不是還沒壞麼?」「可是我這個手機只能發簡訊打電話,班級建了群,大家都在手機上討論問題」「小孩子年紀輕輕就知道攀比,以後下去還得了,這手機我是不會給你的。」很多時候孩子在「偷錢」之前會對家長提出要求,可是父母不考慮提出的要求合理與否,也沒有和孩子進行溝通交流,一旦不認同的就拒絕滿足,曲解孩子提出要求背後的用意,甚至直接給孩子貼上了「愛攀比」的標籤。有時候,孩子是真的缺錢,缺乏物質滿足,但是當孩子的要求被得到曲解與拒絕之後又不敢跟家長提出時,容易採取「偷錢」的行為來得到物質滿足。2、自我獨立的需要青少年成長時期是個人成長的第二關鍵期,這一時期也是個人的自我意識覺醒時期,孩子渴望獨立,而擁有金錢是人類對現實世界進行控制的需要,也是孩子獲得「成人感」的重要表現。如果孩子的手頭上也需要有可供他支配的錢,會讓他產生安全感,並且能滿足慾望。「管理金錢,很大程度上就是管理自己。」這就是為什麼說,金錢教育對一個人的人格形成有很大影響。因此孩子與父母共建零用錢的規則,雙方的共同遵守,平等協商就顯得尤為重要。3、渴望引起關注與關愛。當孩子處於某些特殊的家庭環境中,「偷錢」也是孩子內心引起關注的渴望。影視劇《天若有情》里展顏通過不斷地偷東西來引起季東陽的關注,這類孩子渴望得到家長的愛,可能他們嘗試過很多方法來引起家長的注意與重視,偷錢只是其中的一個較為有效辦法。這是一種不良的心理作用。當然孩子還可能由於缺愛,通過用錢買東西來得到變相滿足。曾有心理專家表示:感情可以使人得到心理滿足,買東西也可以,而且兩者之前可以相互替代。孩子不懂事,容易混淆兩種心理上的滿足感。
4、自尊低下,缺乏群體歸屬與認同感。表面上小孩子拿錢是去買東西吃,事實上他也許是拿錢去買回一點尊嚴。比如說他平時成績並不優秀,拿錢給同學買東西,就是為顯示自己比別人有更好的東西。因為他自己吃東西根本不要花這麼多錢,他拿這麼多錢是為了去討好同學。他可能心裡這麼想:我別的什麼都不如你們,但是我比你有錢,我能夠買東西給你們吃。他並不是不在意別人的評價,只不過埋藏得比較深。…孩子「偷錢」背後有很多原因,而這只是較為常見的四種原因。 但是無論何種原因,背後都隱藏著家庭教育問題、親子關係不良、孩子內心缺乏被認同等問題。想要讓孩子改善行為,父母要做的不僅僅是教導孩子行為規範,更要重視孩子在產生這種行為的時候,內在的情感和心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