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絡】
炒粿條以醬油、黑醬油為主要醬料,再配上雞蛋、脆豆芽、蝦、蚶、臘腸、韭菜等一炒就可以上桌。
這看似簡單,但火候的控制和炒的功夫才是王道,這也是為什麼以傳統炭火炒出的炒粿條更有風味,也一直深受歡迎。
說起檳城炒粿條,更是讓人垂涎三尺,吃過的人大多都會讚不絕口。
在檳城以外的地方像吉隆坡、新加坡,也常會看到許多的小販在攤位掛上「檳城炒粿條」一名,進而吸引更多食客上門。
不過,近日就有一名美食家說,也許在不就的未來,新加坡就再也看不到炒粿條了!究竟是為什麼呢?
【圖片來源:ieatishootipost.sg】
新加坡飲食博客作家鄭春茂(Leslie Tay)說,早在他於2010年出版的第一本書《The End of Char Kway Teow》就已經預言炒粿條將會於未來幾年消失在新加坡這片土地上。
「繼那次以後,也沒有什麼進展,反而發現了更多不好的消息。」
鄭春茂表示,炒粿條在新加坡面臨著一個不確定的未來。
「現在我們一直找不到會炒粿條的年輕人,哪天我們炒粿條的老師傅們都退休了,那就消失了。我們幾乎沒有看到有年輕人願意走入炒粿條這條藝術之路。」
當然,他也提出了主要的原因,那就是經濟問題。鄭春茂說,相比其他小販,炒粿條是一個不容易賺錢的生意。
「炒粿條里材料都很便宜,而好吃的秘訣在於炒的功夫。所以,比起其他小販,像是賣雞飯的小販,雞肉都可以先在中央廚房處理,然後才交到各個攤位去。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看到很多年輕人都開始賣雞飯。」
除了經濟問題外,鄭春茂也說,要擴展炒粿條生意是不容易的,一天炒的炒粿條分量是有限的。
「當然也正是因為食料便宜,無論炒粿條多好吃,也沒有任何小販敢以超過新幣5元的價錢售賣一盤炒粿條。」
不過,更讓鄭春茂感到意外的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炒粿條攤位小販告訴他說,過去30年以來,炒粿條在新加坡的人氣是直線下滑的。
「一個星期里,少過10個年輕人光顧我的攤位。」
這也意味著,哪怕有一個很厲害炒粿條的小販,繼續炒粿條30年,也會因為沒人吃而關門大吉。
【炒蘿蔔糕 圖片來源:opensnap.com】
不過,很特別的是,與炒粿條略微相似的炒蘿蔔糕在新加坡卻很普及,也得到年輕人的喜愛。
「我真的見過從來沒吃過炒粿條的年輕人!」
「所以,如果你愛吃炒粿條,就現在趕快去吃吧,因為現在的炒粿條師傅都已經接近退休年齡了。」
「家長們,也趕快帶你的孩子去小販中心,介紹他們吃炒粿條吧!」
延伸閱讀
手把手教你做新加坡國民美食– 炒粿條
炒粿條最早是潮汕人的小吃,19世紀在星馬發揚光大,成為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美食,現在是新加坡最常見的小吃之一,深受當地華人喜愛。粿條也叫米粉、河粉,新加坡炒粿條用的是扁平的寬米粉,傳統做法是用豬油熱鍋,加入海鮮肉蛋菜和粿條,淋入粿汁一起炒制而成。每家的粿汁配製方法都不一樣,但主要的味道是甜咸香加微辣,顏色普遍比較深,屬於色重味濃型的美味,而且這道美味營養很豐富哦!
目前瀋陽香格里拉大酒店正在舉辦新加坡美食節,特請來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的謝覺賢和辜建霖兩位師傅掌勺,他們帶來一大波正宗新加坡美食,炒粿條也是其中之一,這個重口味美食很合瀋陽人的胃口,這不,一眾美女吃貨不僅愛上了炒粿條,還非要學會炒粿條的做法,周末的廚藝課堂就請新加坡大廚手把手的教你做炒粿條吧!
新加坡炒粿條
材料:粿條
配料:雞蛋,蝦仁,臘腸,魚餅,豆芽,韭菜,大蒜。
調料:生抽醬油,老抽醬油,糖水,雞粉,三巴辣椒醬
準備工作:蒜切碎,韭菜洗凈切寸段,豆芽洗凈瀝水,臘腸切片,鮮蝦仁焯水燙變色,雞蛋攪打成均勻蛋液。醬油糖水加雞粉調成果汁。
做法:炒鍋加適量豬油,熱後倒入蛋液滑炒加入大蒜碎。炒出蒜香加入臘腸,魚餅和蝦仁,翻炒十下加入粿條,繼續翻炒,加入少許辣椒醬,粿條和其它食材混合均勻後,加入粿汁,翻炒二十下,讓所有食材都沾上粿汁,加入豆芽和韭菜,再炒大約三十秒,就可以起鍋了!
怎麼樣,看上去就非常有食慾吧!既然是大廚一定要挖點獨家小竅門啥的是不是?第一個,炒粿條時如果火大要適量加入一些水,這樣炒的粿條比較潤還不糊鍋。第二個,大廚獨有的粿汁配方必須挖,因為這個汁是決定炒粿條味道的靈魂:一份生抽,一份老抽,一份糖水,半份雞粉。以上混合均勻就是粿汁了。大廚說了,汁調好後要嘗一下,然後記住這個味道,以後再調時如果換了調料的品牌,如果味道變了,那就自己再微調一下,這樣炒出來的粿條味道就會八九不離十了!啊,還要多一嘴,糖水是一份糖一份水放小鍋里加熱,煮到濃稠狀放涼備用的。別嫌麻煩啊,任何美味都不會憑空自己蹦出來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