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1月25日俄烏雙方在刻赤海峽爆發武力衝突以來,美國及北約眾多成員國的態度就受到了外界的高度關注。要知道,單就俄烏雙方的實力對比看,烏克蘭雖率先在全國多地宣布進入戰時狀態,且計劃動員20萬有作戰經驗的預備役,但和俄羅斯仍是無法相比的。
並且從俄烏之間激烈矛盾起始的「烏克蘭危機」來看,其最根本的原因也是烏克蘭國內親西方及親俄勢力間的決裂所致。因此,在此次衝突發生後,烏克蘭方面除自己進行了戰備動員來,其最先做出的動作就是向北約求助。
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更是接受了數次北約國家媒體的訪問,類似俄羅斯計劃侵占烏亞速海沿岸兩個地區、向邊境大量增兵等類似言論也都是波羅申科在接受西媒採訪時對外公布的。
對於烏方的求助,尤其是烏克蘭方面希望北約直接派艦艇進入黑海的請求,北約方面則是在事件爆發最初進行了回絕,同時也沒有再追加對俄羅斯實施新的制裁。不過,近日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在回應記者有關「若俄羅斯對烏克蘭進行攻擊,北約是否會提供幫助?」的問題時,態度倒是出現了一些變化。
斯托爾滕貝格稱,烏克蘭雖不是北約成員,但北約堅決支持烏克蘭的主權及領土完整,所有的北約成員及盟國也都會為烏克蘭提供強力的政治以及實際支持。他還再次呼籲稱,俄羅斯應儘快釋放扣押的船隻及人員。並強調,北約會繼續幫助和加強烏克蘭的武裝力量,繼續維持在黑海海域的力量存在。
他稱自冷戰結束以來,北約已經加強了集體防衛能力,北約的武裝部隊已準備就緒,是可以直接回應俄羅斯對烏克蘭所做的事情的。
另外,值得注意的還有,就在斯托爾滕貝格對外說出此番言論後不久。作為北約領頭者的美國就派出一艘驅逐艦在俄太平洋艦隊基地所在的彼得大帝灣進行了所謂「航行自由」。同時,美國方面還放出消息稱,其近期還會派出艦艇進入黑海海域。
此外,若再結合烏克蘭海軍日前在敖德薩州試射8枚新型巡航飛彈,以及美軍偵察機連續在刻赤海峽、克里米亞半島周邊和烏克蘭領空進行連續偵察活動的情況來看,可以說,俄烏雙方的此次衝突正呈現除升溫之勢,不可控的各種因素也在不斷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