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1日訊)行動黨武吉牛汝莪國會議員藍卡巴星認為,在新大馬之下的大馬人,不會以膚色投選政府代表,因此首相敦馬哈迪憂慮地方選舉或引發種族分歧,是多慮了。
他說,給人民第三張選票來遴選他們屬意的地方政府代表,不會對種族關係構成危險,因為人民將會根據候選人的能力來投選,不是種族身份。「馬哈迪拒絕恢復地方選舉,並指這樣會導致種族衝突,因為城市與鄉區有差異。在今時今日的大馬,不會有這種危險,況且這也只是馬哈迪的假設而已。」
藍卡巴星發表文告說,他相信選民會選出有賢能的地方政府代表。他強調,種族身份不應成為選舉的考量因素,這點與所有的選舉包括國州議員是相同原則的。他說,當初的地方選舉之所以廣受人民的批評,是因為前朝政府濫用有關機制,將「自己人」委任當地方官,滿足自己的議程。「恢復地方選舉,我看不到有什麼問題,我們過去也有地方選舉。」
「我希望政府會謹慎考慮此事,畢竟人們是有權投選市議員的。」另外,凈選盟2.0也有與藍卡巴星相同的看法,指我國成功和平政權交替,顯示恢復地方選舉恐引發種族糾紛只是假設而已。「從2008年以來,州政權的轉變並沒有引發任何的種族衝突,甚至2018年的國家政權變天也一樣。」
「政府應該給予馬來西亞人認可,那就是我們都是有理性與不愛暴力的。」凈選盟聲明,指非馬來人或壟斷地方選舉的說法是不成立的,因為自1960年以來,城市的人口結構已經產生明顯的變化。「根據2010年的人口普查數據,吉隆坡的馬來人口上升到49.5%,而華裔人口只有43.2%。」「而且一旦恢復地方選舉,半島的大部分鄉區將會以巫裔地方政府代表為主。」凈選盟也建議,只要採用比例代表選舉制度,就能杜絕種族壟斷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