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的繁體中文 WordPress 網站

新聞

四代機近千架,驅護艦近100艘,改革開放40年成果已遍地開花

軍情瞭望台第1070期 頭條獨家 改革開放40年,這是一個令人激動的時刻,我人民解放軍常規軍力已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美軍,作為世界上第二大軍事力量確保了我國安全和經濟發展,也為世界和平做出了應有的貢獻。海灣戰爭之後,中國空軍率先開始改變,從俄羅斯購買了數十架蘇-27戰鬥機,開啟了蘇-27在中國紮根的序幕。

從蘇-27SK開始,到如今衍生出殲11、殲15、殲16等型號,就像米格-21在中國生根發芽一樣,蘇-27技術如今基本吃透。成飛則通過殲10戰機的研發一舉奠定中國最強戰鬥機製造商的地位,2011年首飛的殲20則是美國之後第二個擁有隱身戰機的國家,次年,沈飛製造的殲31也首飛,實現了同時研發兩款隱身戰機。

四代機近千架,驅護艦近100艘,改革開放40年成果已遍地開花
四代機近千架,驅護艦近100艘,改革開放40年成果已遍地開花

姑且不說殲31的定位和未來,畢竟它也是中國人造的隱身戰機,能夠同時推進兩款隱身戰機的研發,除了美國,也只有中國能夠做到。

殲10和殲11在十年前撐起了中國空軍的主力陣容,如今第一批殲10也到了生涯中期,四代機數量也近千架的規模,亞洲第一,世界第二。可以說改革開放40年以來,空軍的變化是巨大的,而且進步是有目共睹的,這完全得益於中國經濟的發展,大家都明白,空軍是用金子堆出來的。

四代機近千架,驅護艦近100艘,改革開放40年成果已遍地開花
四代機近千架,驅護艦近100艘,改革開放40年成果已遍地開花

一個攻防兼備的空軍需要龐大的資金基礎,同時也要有雄厚的航空工業,不然就像沙特那樣,空有一個強大的外表,但裡面卻是空的。在我航空工業迅速發展下,殲20在這個基礎上誕生了,中國空軍開始進入華麗的轉型階段,從攻防兼備轉型具備遠程打擊能力的空中力量,這一點我們在未來幾年還會看到更強大的變化。這就是令人期待的轟20,如果轟20出現,代表著運20、殲20三大核心裝備全部到位,改革開放40年成果在航空工業上已遍地開花。

四代機近千架,驅護艦近100艘,改革開放40年成果已遍地開花

海空軍是我國改革開放發展最為迅速的軍種,從2000年左右從俄羅斯相繼採購4艘現代級驅逐艦開始,以國產112、113、167驅逐艦為先導,江南四驅為實踐者,052D、054A如今已成長為中國海軍主力。截止2018年,我海軍擁有056護衛艦42艘、054A護衛艦28艘、052D驅逐艦14艘、052C驅逐艦6艘,還不算已開工多艘的055驅逐艦、2艘052B驅逐艦。

四代機近千架,驅護艦近100艘,改革開放40年成果已遍地開花
四代機近千架,驅護艦近100艘,改革開放40年成果已遍地開花

驅護艦已經逼近100艘,而且全部都是2000年之後建造的。海軍艦艇面貌煥然一新,並且迎來了2艘航母,還有一艘國產航母正在建造。可以預見,在2025年之後,中國海軍驅護艦將超過100艘,3艘航母,十多艘核潛艇,遠洋海軍陣容基本形成。改革開放40年也是一個戰略機遇期,抓緊發展,縮小與西方先進技術的差距,不戰而屈人之兵,禦敵於國門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