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日報客戶端1月3日報道,今天上午10點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東經177.6度、南緯45.5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
![人類首次!中國「嫦娥四號」成功著陸月背!傳回世界首張近距拍攝月背影像圖](https://happy168.net/wp-content/uploads/2019/01/20190103_5c2e6f7316b23.jpg)
![人類首次!中國「嫦娥四號」成功著陸月背!傳回世界首張近距拍攝月背影像圖](https://happy168.net/wp-content/uploads/2019/01/20190103_5c2e6f7320977.jpg)
![人類首次!中國「嫦娥四號」成功著陸月背!傳回世界首張近距拍攝月背影像圖](https://happy168.net/wp-content/uploads/2019/01/20190103_5c2e6f732a857.jpg)
此次任務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首次月背與地球的中繼通信,開啟了人類月球探測新篇章。
![人類首次!中國「嫦娥四號」成功著陸月背!傳回世界首張近距拍攝月背影像圖](https://happy168.net/wp-content/uploads/2019/01/20190103_5c2e6f7334ed2.jpg)
圖1 嫦娥四號著陸器拍攝的著陸點南側月球背面圖像,巡視器將朝此方向駛向月球表面。
![人類首次!中國「嫦娥四號」成功著陸月背!傳回世界首張近距拍攝月背影像圖](https://happy168.net/wp-content/uploads/2019/01/20190103_5c2e6f733a443.jpg)
圖2 嫦娥四號探測器動力下降過程降落相機拍攝的圖像。
![人類首次!中國「嫦娥四號」成功著陸月背!傳回世界首張近距拍攝月背影像圖](https://happy168.net/wp-content/uploads/2019/01/20190103_5c2e6f7340111.jpg)
圖3 嫦娥四號探測器月球背面軟著陸後降落相機拍攝的圖像。
![人類首次!中國「嫦娥四號」成功著陸月背!傳回世界首張近距拍攝月背影像圖](https://happy168.net/wp-content/uploads/2019/01/20190103_5c2e6f7343a03.jpg)
嫦娥四號著陸月球,十大看點告訴你到底有多牛!
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自主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內,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
![人類首次!中國「嫦娥四號」成功著陸月背!傳回世界首張近距拍攝月背影像圖](https://happy168.net/wp-content/uploads/2019/01/20190103_5c2e6f7348441.jpg)
發射成功現場(圖源:我們的太空微博)
它對中國探月、乃至整個人類探月,到底有多大意義?本文十大看點為你全方位解讀。
看點一:為什麼選擇探測月球背後?
地球上每天都有無數人舉頭望明月,對著它發出各式各樣的感慨。但極少有人意識到,從他們第一次看到月亮至今,除了月亮「形狀」(月相)的變化,月球表面的「圖案」其實從來沒變過,甚至最早人類遠祖古猿看到的月亮和今人並無區別。
![人類首次!中國「嫦娥四號」成功著陸月背!傳回世界首張近距拍攝月背影像圖](https://happy168.net/wp-content/uploads/2019/01/20190103_5c2e6f734e8bd.jpg)
動圖:NASA的深空天氣探測衛星在150萬千米外日地拉格朗日點「定點」觀察而來的月球掠過地球,可以明顯看到月球只有一面對著地球(圖源:NASA)
道理很簡單:
通過億萬年的努力,巨大的地球把月球牢牢得實現了潮汐鎖定,使它圍繞地球一圈的公轉周期完全等於自身轉動。從地球上就只能看到當初它被固定朝向地球的一面。雖然由於月球天平動和視差現象可以瞥見一小部分背面,但絕大部分都是看不到的。我們稱之為「月球背面」,在一些文藝作品中,還被藝術得稱為「月之暗面」。需要注意的是,月球背面也能被太陽照到,並不「暗」,只不過人類看不到而已。
看點二:「我選擇著陸月球背後,不是因為它簡單,而是因為它更難」
人類月球探測、甚至人類航天的巔峰就是大名鼎鼎的阿波羅登月工程,它留下了載入史冊的三句話:
甘迺迪總統說過兩句:「我們要在這個十年結束前,把太空人送上月球,再安全送回來」,「我們選擇登月,不是因為它簡單,而是因為它很難」。
經過無數航天人的努力,終於在1969年7月20日,由阿姆斯特朗說出了最著名的那一句:「這是我的一小步,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
![人類首次!中國「嫦娥四號」成功著陸月背!傳回世界首張近距拍攝月背影像圖](https://happy168.net/wp-content/uploads/2019/01/20190103_5c2e6f735395a.jpg)
到中國嫦娥三號時,人類已經在月球正面有過20個著陸器,然而背面為0(圖源:Wikipedia)
但是,所有的阿波羅載人任務、甚至蘇聯和美國的其他無人著陸月球任務都集中在月球正面,對這裡人類已經了解得非常多。現在,不僅頂級科學家可以每天用雷射精確監測地月距離和表面情況,普通天文愛好者也可以用望遠鏡了解月球正面的每一個月海、每一座環形山。阿波羅計劃甚至送了12名太空人登陸月球正面、還帶回了382千克的單體樣本。
之所以一直探測正面、在正面著陸,卻從不去背面,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背面著陸的難度大大難於正面。
因為蘇美太空競賽的走向逐漸變成「耗資不菲但收穫有限」,二者先後放棄了月球探測。也給人類的月球探測留下了一個大挑戰:誰能成功著陸月球背面?我們要因為難,就不去了嗎?
嫦娥四號做出了回答:「我選擇著陸月球背後,不是因為它簡單,而是因為它更難」。
看點三:月球背後探測會給科研界帶來什麼?
直接劃重點:
a. 月球背面幾乎全是環形山/隕石坑(97.5%),比正面多得多(69%),形成原因和目前的情況只有理論解釋,缺乏實地驗證;
b. 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是太陽系第二大超級隕石坑,早在1998年,NASA的月球勘探者號就發現這裡存在水冰,而且更接近月球最原始的情況;
c. 嫦娥四號實際著陸地點位於該區域中部的馮·卡門環形山,它以錢學森的恩師的名字命名。這裡經過了強烈碰撞,極可能曾經被熔岩淹沒,各類物質含量豐富,或許留有月幔最原始的成分,保留了月球最深層的秘密;
d. 「月球上氦三能量開發可供人類能源需求XX萬/億年」的說法,相信大家已經看過很多了,而理論上月球背面環境更容易產生氦三;
e. 月球背面有天然的「屏蔽」,沒有任何來自地球的輻射干擾,這意味著它有著無比完美的安靜環境做天文觀測;
f. 月球背面的月壤也極有可能與正面大不相同。
![人類首次!中國「嫦娥四號」成功著陸月背!傳回世界首張近距拍攝月背影像圖](https://happy168.net/wp-content/uploads/2019/01/20190103_5c2e6f7357d70.jpg)
月球正面(左)和月球背面(右)看起來截然不同(圖源:NASA)
以上,基本意味著第一個實現月球背面著陸的探測器將會收穫眾多獨特的科研成果,對世界航天和天文界都將是巨大的貢獻。
看點四:月球擋住了,信號咋辦?
既然月球擋住了背面,就要布置一顆信號中繼衛星,為著陸器做準備和全程信號支持。從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開始,NASA就一直在提設想、論證,但從未實踐過。目前,中國已經完成了這一任務:早在今年5月份,就成功部署了「鵲橋號」中繼衛星,在月球背後6.5萬公里之外的地月拉格朗日二點附近Halo軌道簇上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