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80年代的台灣環境,簡單講就是臟、亂、差。
龍應台曾在書中寫道:「……腐臭的菜葉塞在牆角……惡臭的垃圾往河裡倒……廢料大股大股地流進海里……」30年過去了,現在台灣街頭給人的視覺感受,除了民居古樸,便是「乾淨」二字。
然而你一定想不到,擁有這份乾淨的善因,竟來自一個從未出過台灣、僅小學文化程度卻對時代具有敏銳觸覺的纖弱女子。
她在1990年的一次演講,說:「請大家把鼓掌的雙手,用來撿垃圾、做資源回收,讓我們這片土地變成凈土。」
因為她的一句話,民眾陸續開始資源回收分類。
到了2006年,台灣環保部門才循此足跡,強制實行垃圾分類,成就一座乾淨島嶼。
她究竟是誰?
為什麼能在環保意識不普及的年代,可以前瞻性地聚集八方力量做一件對人類發展有利的事?
她就是慈濟創始人——證嚴法師。
· 01 ·
證嚴法師,俗名王錦雲,1937年出生在台中縣清水鎮。
因叔父膝下無子,王錦雲幼年時便過繼給叔父。
1943年底開始,盟軍多次轟炸日本統治下的台灣。
為了逃命,王錦雲同養父母去防空洞躲避飛機轟炸,一路上親眼目睹房屋在戰火中焚毀,鄉親伏屍街頭。
在動蕩的時代面前,人的生命卑微如草芥,戰爭帶來的痛苦讓年僅8歲的王錦雲頓悟人間的苦難,冥冥中開始接觸佛法。
幼年時期的王錦雲
王錦雲15歲時,養母因胃穿孔需要開刀。在那個醫療資源匱乏的年代,開刀無疑是與死神作鬥爭。
她憂心地對天祈願:自己願減壽12年,並從此茹素,以換取養母不需要開刀就能痊癒。
養母的病竟奇蹟般好起來,王錦雲從誓願,終身吃齋。
但5年後,正值壯年的養父卻因腦溢血去世。
至親死別之痛,使王錦雲心中浮現了對生老病死的疑惑,一本《梁皇寶懺》,讓她參悟生死之道,「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從此開啟了尋佛之心。
1962年,王錦雲自行落髮,現沙彌尼相。
青年時期的證嚴法師
接著她巧遇佛學大師印順長老,特殊的因緣,讓26歲的王錦雲順利皈依印順長老,法名「證嚴」,法號「慧璋」。
印順長老,浙江海寧人,承襲太虛大師「人生佛教」的思想。20世紀40年代未,經過戰亂的印順,在顛沛流離中渡台,也將佛陀正法帶到台灣
印順長老開示、期許證嚴時時要「為佛教,為眾生」。
這六個字,讀起來只要一秒鐘,做起來卻要一輩子。
印順大師的人格薰陶,讓證嚴法師走上「不為己謀,為天下計劃」的慈濟道路。
· 02 ·
但年輕的證嚴法師那時對修行的理解,僅限於參天禪地。
她獨自一人在小木屋中席地而居,身邊僅一套《法華經》,一幅「西方三聖相」。
每天子夜起身早課,白日頂笠披蓑種些瓜果,遇到青黃不接時就挖些野菜度日。
與傳統佛法叢林中那些接受善信居士供養的憎尼相較,她堅持不受供養、不做法會,也不化緣,日夜與青燈古佛相伴, 苦行自惕。
她以為,這樣便是修行了吧。
證嚴法師早年修行的小木屋
直到1966年3月,證嚴法師因探病前往一家醫院,驚見地上一灘血,才將她的學佛之路徹底改變。
聽聞那是一名難產婦人走了8個小時的山路,卻因付不起8000塊錢的保證金,留下一灘血之後又被抬回家,失去救治機會。
台灣當時的醫療繳費制度是必須先付保證金,才能入住醫院。
證嚴法師心中絞痛不已:貧由病起, 病因貧生。
同月,三位天主教修女來訪,面對證嚴法師的侃侃論道,修女質疑:佛教既然這麼好,為什麼沒有落實到社會人群呢?而是靠西方來這裡蓋醫院,建學校,辦養老院、孤兒院?
這話宛若當頭棒喝,將證嚴法師猛然喚醒,她的內心受到極大衝擊。
夜幕降臨,證嚴法師佇立在窗前遠眺如黛青山,冥想許久,終於頓悟:中國的佛教融入了儒家「仁」的思想,應放棄小乘的獨善其身,轉向積極入世、行善濟貧、為他人的志業邁入。
她召集5名弟子、30位信徒,成立「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
師徒幾人除了種花生、打毛線衣、縫製飼料袋來維持日常開銷,證嚴法師還定下「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戒律清規,要求常住弟子每天做6雙嬰兒鞋,一天24塊錢,一個月720塊錢,作為救難基金。
第一個月,救助的是一位福建老太太,因戰爭與丈夫兩岸相隔,二戰結束後,她冒險跨海尋夫,可等待她的卻是一具冰冷遺體。
老太太因此滯留在台灣,無親無故,晚年常年臥床,饑寒貧病纏身。
慈濟會於是每月贊助她300元生活費,又花300元為她請一個看護,直至四年後圓滿替老太太送終。
720元一個月就花掉了600元,只餘120元,基金轉眼不敷使用。
為了增募救難基金,證嚴法師鋸了30個竹筒,交給30個家庭主婦,讓她們日發善心,每天存下5毛買菜錢。
慈濟功德會的善名漸漸傳開,慕名行善的人越來越多,濟助的個案也越來越多。
證嚴法師的俗家養母拿出存款,又向銀行貸款,買下十幾畝的土地,建造「靜思精舍」,讓這些出家眾有地可耕,有屋可住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證嚴法師說,法理需要人去弘揚實踐,才能引導眾生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