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要在今年內【招收更多新黨員】換土團黨繼續獨大來勢洶洶,會否達標呢?土團黨訂下目標? 今年內招收50萬黨員該黨最高理事阿布巴卡指出,人民對首相敦馬哈迪的領導深具信心,因此相信能夠達致上述目標。
阿布巴卡(左三)接受前JASA官員阿爾迪達(右四)提交的入黨表格。(雪蘭莪.八打靈再也9日訊)土團黨訂下目標要在今年年杪招收50萬名黨員。該黨最高理事阿布巴卡指出,人民對首相敦馬哈迪的領導深具信心,因此相信能夠達致上述目標。土團黨天天都接到入黨申請,身為最高理事,我接受來自任何一方想要入黨的人士加入。也是首相政治秘書的他今日接收60名前特別事務局(JASA)官員的入黨申請表格。詢及JASA前通訊策略主任敦法伊沙批評土團黨接受JASA前官員成為黨員,他說,只要有興趣入黨,他都會接受。他們不再是JASA的官員,JASA也已經不存在了,他們可以自由選擇任何一個政黨,他們支持馬哈迪、也支持土團黨這個以馬來人為主的政黨。
土團黨舉行第二屆代表大會。在最後一天致辭時,敦馬一時口快,稱呼土團黨黨員為巫統黨員。 既要取代巫統,不先成為希盟老大,如何成為事實?若要土團黨壯大,就要廣招黨員,最直接最快速的方法,就是接納巫統黨員入黨,門檻若太高,又如何能在最快最短的時間內達到目的? 所以你可以看到敦馬的自我矛盾,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就好像他一邊數落馬來人懶惰不上進,一邊又說不會放棄土著議程扶助他們。 這些人聽了會怎樣?你罵歸罵吧,反正愛之深責之切,你還會繼續照顧我們的,被罵也值得! 所以說,到最後,土團黨在接收巫統黨員或領袖方面,自然是多多益善,來者不拒。 納茲里不是爆料說,之前一批巫統領袖前去拜訪敦馬,原來是去要求敦馬不要解散巫統嗎? 聽起來如五里霧中,敦馬現在是土團黨主席,又不是巫統主席,他怎麼有可能有資格解散巫統? 但是,你若記得大選前,土團黨如何曾被社團註冊局「暫時」撤銷註冊一事,你就不會感覺奇怪,也不會覺得不可能了。 在大會上,敦馬也說了,巫統已經是個沒有希望的政黨,只有土團黨是個替代馬來政黨,如果馬來人不加入土團黨,他們可以去哪裡? 言下之意,土團黨已準備取代巫統,作為馬來人可以選擇的唯一馬來政黨,因為他們不能接受一個多元種族政黨。 等於說,土團黨將保留為一個種族政黨,以迎合馬來人的種族政治需求。 敦馬甚至豪言,(希盟)若非有土團黨,509大選變天不會成真。是真的嗎? 且來看,希盟在上屆大選以122國會議席勝出,分別為公正黨48席、行動黨42席、土團黨13、誠信黨11加民興黨8席,若取掉土團黨的13席,希盟則剩109席,國會議席不過半,那就成了一個懸峙國會。 但就算沒有土團黨,這13席也可能讓希盟成員黨勝出,因為求變心切的選民可能改投其他希盟政黨,未必因此全歸巫統或國陣成員黨。 同樣,土團黨能獲13席,也可能因為它加入成為希盟的一員,它若獨立上陣,未必能取得如此成績,可能更好,可能更少。 下屆大選,敦馬或許不在,在的話可能也不會再上陣,如他說的,他當時只要納吉下台。 想像一個沒有敦馬的土團黨,會在下屆大選取得比現在更好的成績嗎? 敦馬既要土團黨取代巫統,是不是趁他還在的時候趕快讓土團黨鞏固並壯大起來,除了要夠份量和反對黨分庭抗禮,在希盟里,何止如慕克里說的只要和盟黨平起平坐,更要如巫統在國陣那般做希盟老大。 敦馬自認為馬來人仍需要一個馬來政黨,而希盟成員黨都是多元政黨,唯有土團黨能給他們一個替代選擇。 在上屆大選,因為土團黨註冊被註銷,只好以公正黨旗幟競選,敦馬說,選民因不了解候選人來自土團黨,所以沒有把票投給土團黨。 敦馬很有信心,說如果土團黨得以本身旗幟上陣,那就會贏取更多議席。 難道在下屆大選,土團黨打算以本身旗幟上陣?那希盟呢? 執政半年多,一黨獨大、一族獨大的心態,已經慢慢顯露出來了。 敦馬從未否認,他是一個種族主義者。你吹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