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13日訊)財政部長林冠英指出,在推動教育與政治分家上,其他人期望他失敗是預料之中。但萬沒想到,最想要其下台的聲音,卻來自華社。
他周日在韓江大學學院移交200萬令吉撥款予董事會時說:「想不到要我下台、要財政部長下台的第一個聲音,是來自華社自己。」
「但這些聲音是否獲得華社共鳴,就給馬來西亞(人)、給華社自己做出決定。」
他不諱言,要走出教育與政黨政治分家的第一步,是艱難與辛苦的,率先走出第一步的人或會遭到千夫所指。他也以自己出任檳州首長10年經驗為例,同樣遭到千夫所指。
但他以「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佛偈,勉勵能走出第一步者,強調做出這一切(推動教育與政治分家),不只是為獲取人民支持,更是為了下一代打好基礎。
「我當檳首長10年期間也是千夫指。但是我認為對的就要繼續做,要敢敢做。最終自己要犧牲便犧牲,這才能成為改革份子。」
他說,縱然在很多領域面對考驗與挑戰,但面對什麼辛苦也好,相信還是會獲得人民支持。
他周日致詞時不點名指出,當初宣布上述撥款時,竟有來自華社內的「有心人」,質疑有關宣布是否講爽而已,最終不會落實。當時,他不想回應,現下撥款已發放,惡意謊言已不攻自破。
他表示,這些「有心人」如有原則,便應就質疑聯邦政府的誠言和承諾,向聯邦政府道歉。
「雖然我們面對經濟考驗,還是盡力實踐諾言。」
他說,聯邦政府宣布撥款獨中時,遭巫統領袖批評譴責。實際上,聯邦政府同樣撥款予宗教學校、馬來或宗教為主大學學院,但巫統偏偏不提,(手法)非常不健康。
他強調,教育不應政治化,假設永遠以種族角度看待政治,教育永遠無法進步,不能朝績效制度發展。
水準一年不如一年 教育政治最好分家
林冠英同時指出,大馬教育水準現是一年不如一年、江河日下,原因便是政治化。因此,是時候讓給真正搞教育的人、企業家和商家去處理。
他不諱言,本身上述提議必遭人反對,包括華社內一些民間團體也反對。但有關人士或不明白,可能是相關人士已在種族框框內太久。
「我也承認,我也在種族框框內,這跑不掉。但我們應以大馬人優先,不要種族優先。國家要發展,只靠一個種族不能成功,要一起來。」
他說,大馬教育水平不只語言掌握(退步),就連數理科也已追不上新加坡、韓國、台灣和香港等地,甚至連越南和緬甸也超越大馬:「這是怎麼搞的啊?」
他強調,一切如不認真看待,以績效制和有教無類眼光來看,後遺症難以想像,學院有政治或政黨干預,便不能更上一層樓。
他也引述南非已故總統曼德拉名言說,要摧毀一個國家,不必用炸彈或經濟制裁,只要摧毀這國家教育系統,便足讓其自毀。
他說,人才是國家未來最寶貴資源,不可分膚色,應以才華論之。一旦以膚色視之,便難論最好表現與成績。所以培養人才應以績效為先,放棄績效便成永遠輸家。
「但一些人還不能接受,還在封建思維中。這對下一代具很大殺傷力,會令下一代遭殃。」
他強調,倘若要擺脫「曼德拉言論」成真,便應以全民利益為依歸,個人也不相信能力、能幹,只限於一個種族。人的聰明才智不分種族與文化,要有平等機會發揮才華。
「所有有名大學也沒有政黨政治背景。有一些國家的大學,以前有政黨背景,便不能發揮。但改朝換代和法令通過後,政治教育分家後便愈做愈好、步步高升,是最好證明。」
聯邦政府要穩政權 不能只顧一個民族
林冠英強調做了政府如只關注華社,那做什麼馬來西亞人?身為聯邦政府,是要照顧全民利益,包括少數民族的基本權益,才能穩定政權。
「我們不能只照顧一個民族,要照顧所有族群包括少數民族基本權益,政權才穩定。人民應一步一步走出種族框架,國家好、選民就好。」
他說,教育應與政治分家才能看到「水準」。相信還有一些人不接受,或是因為利益在身,自己感覺舒服。
「但做人有時不能太舒服,如果要舒服,我留在檳城就好了。但我們要看環境改變、要國家好。如有機會做出一些貢獻,我們要敢敢去。」
他說,在上述課題上,非常珍惜韓江「分得清楚」。教育要有績效,第一便是要能分是非,是真話假不了、假話真不了。如有任何教育團體還是主張政黨控制大學學院沒錯,就是還在種族框框里。他補充,自希望聯盟2008年上台執政檳州,2009年便給韓江學院發出第一筆10萬令吉撥款。之後,每年撥款至今共撥出180萬令吉,但都沒將韓江政黨化、政治化。
「反而一些董事還有敵對黨背景,但我沒有放在心裡。因為董事個人政黨立場沒人理,整個機構是民辦的、阿公的,不是政黨的。」
黃賜興:講到做到錢馬上到 林冠英名言值學習
另外,韓江三校董事長拿督斯里黃賜興感謝聯邦政府,給民辦大學學院撥款,意義非凡。
他同時讚揚林冠英的「講到、做到、錢馬上到」名言,強調值得學習,並承諾將用心用情辦好韓江。
出席者有上議員林慧英、日落洞國會議員雷爾、雙溪檳榔州議員林秀琴、武拉必州議員王麗麗、亞依淡州議員黃順祥和峇都蘭樟州議員王耶宗。
還有丹斯里陳國平、韓江三校董事會名譽顧問拿督斯里黃智緒、副董事長拿督斯里許廷忠、拿督斯里方炎華和總務拿督陳顯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