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消息,來自中國科學院的消息,我國國防科技事業改革發展的重要推動者、改革先鋒于敏,於1月16日在京去世,享年93歲。于敏畢業於北京大學,後被著名物理學家錢三強、彭桓武調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他與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結構模型,填補了我國原子核理論的空白。
1961年,于敏開始了長達27年隱姓埋名的氫彈理論探索任務,並取得了我國氫彈試驗的成功,為我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和國防實力的增強作出了開創性貢獻。在2018年召開的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授予于敏等100名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
據新華社報道,1926年,于敏生於一個天津小職員家庭,從小讀書愛問為什麼。進入北大理學院後,他的成績名列榜首。導師張宗遂說:沒見過物理像于敏這麼好的。
新中國成立兩年後,于敏在著名物理學家錢三強任所長的近代物理所開始了科研生涯。他與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結構模型,填補了我國原子核理論的空白。正當于敏在原子核理論研究中可能取得重大成果時,1961年,錢三強找他談話,交給他氫彈理論探索的任務。
于敏毫不猶豫地表示服從分配,轉行。從那時起,他開始了長達28年隱姓埋名的生涯,連妻子都說:沒想到老於是搞這麼高級的秘密工作的。
為了儘快研製出中國自己的氫彈,于敏廢寢忘食。「百日會戰」令人難以忘懷。100多個日日夜夜,于敏先是埋頭於堆積如山的計算機紙帶,然後做密集的報告,率領大家發現了氫彈自持熱核燃燒的關鍵,找到了突破氫彈的技術路徑,形成了從原理、材料到構型完整的氫彈物理設計方案。
在他的組織和部署下,氫彈理論得以突破。1967年6月17日,羅布泊沙漠腹地,一朵蘑菇雲升騰而起,我國氫彈試驗取得成功。從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到第一顆氫彈試驗成功,美國用了7年多,蘇聯用了4年,中國用了2年8個月。
上世紀80年代以來,于敏率領團隊又在二代核武器研製中突破關鍵技術,使我國核武器技術發展邁上了一個新台階。
「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極高的榮譽紛至沓來,于敏一如既往保持著謙遜。他婉拒「氫彈之父」的稱謂。於家客廳高懸一幅字:「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一個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沒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進祖國的強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于敏說。
中國「氫彈之父」
在中國核武器發展歷程中,「氫彈之父」于敏所起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因為他,如今的中國才能和美、俄、英、法比肩,成為全球擁有氫彈的五個國家之一。因為他,中國擁有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氫彈技術,並且是在全球唯一能保持氫彈戰備狀態的國家!
少年勵志
1926年8月16日,于敏出生於天津市寧河縣蘆臺鎮。于敏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小職員。和其他普通家庭一樣,夫妻倆起早貪黑地工作,只為賺取微薄的收入養家餬口。對於這個聰明的兒子,他們並沒有過多的時間去教導。
于敏自幼喜歡讀書,有過目不忘之能,書中的那些人物,如諸葛亮、岳飛等都是他崇敬的物件。和許多熱血少年一樣,當看到岳飛蕩寇平虜、諸葛亮興復漢室的壯志時,于敏總是想像著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夠為國家崛起效力,建功立業。
雖然家境貧寒,但是于敏自小聰明好學、機智過人。他在天津耀華中學念高中時,就以各科第一聞名全校。1944年,他順利考入北京大學。但恰逢此時,父親突然失業,在同窗好友的資助下,于敏才得以進入北大求學。
于敏剛剛進入北大時讀的是工學院機電系,後來他發現,工學院教的都是別人已經研究出來的東西,強調的是知識的運用,太過簡單沒有意思。而他更喜歡探索未知的領域,喜歡尋根探源,沉浸在「純粹」的理論之中。大二時,于敏發現物理學中還有很多未知的領域需要探索,於是他轉入理學院,將自己的專業方向定為理論物理,從此便沉浸在物理學領域一發而不可收。
1949年大學畢業時,于敏以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北大理學院的研究生。讀研究生的于敏更是以聰慧聞名北大,讓導師張宗燧大為讚賞。
國產專家
1951年,于敏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很快,他被慧眼識才的錢三強、彭桓武調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專心從事原子核理論研究。這個研究所集中了當時中國核領域的頂尖人才,其中就有于敏日後的摯友、兩彈元勳鄧稼先。
在進入研究所之前,于敏研究的是量子場論。于敏進入研究所時,我國已經開始了原子彈的理論研究。
量子物理和原子核物理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物理學分支,于敏必須從頭學起。學習對敏來說,從來就不是一件難事。在不到四年的時間裡,于敏不僅掌握了國際核物理的發展趨勢和研究焦點,還在關於核物理研究的關鍵領域,寫出許多有重大影響力的論文和專著,其中包括于敏與楊立銘教授合著的我國第一部原子核理論專著《原子核理論講義》。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日本專家朝永振一郎曾親自跑到中國,點名要見於敏這位奇才。一番學術交流後,朝永振一郎問道:「於先生是從國外哪所大學畢業的?」于敏風趣地說:「在我這裡,除ABC外,基本都是國產的!」在得知于敏是一個從來沒有出過國,也沒有受過外國名師指導,靠獨自鑽研獲得如此巨大研究成果的本土學者後,朝永振一郎震驚得說不出話來。
隱姓埋名
1961年,于敏已經是國內原子核理論研究領域的頂級專家,為我國原子彈工程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是這一年,他接到了新的任務。
1月的一天,于敏奉命來到錢三強的辦公室。一見到于敏,錢三強就直截了當地對他說:「經所裡研究,並報上級批准,決定讓你參加熱核武器原理的預先研究,你看怎麼樣?」
從錢三強極其嚴肅的神情和語氣裡,于敏明白了,國家正在全力研製第一顆原子彈,氫彈的理論論證也要儘快進行。
接著,錢三強拍拍于敏的肩膀,鄭重地對他說:「咱們一定要把氫彈研製出來。我這樣調兵遣將,請你不要有什麼顧慮,相信你一定能幹好!」
錢三強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他知道,原子彈和氫彈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東西,一個是重核裂變,一個是輕核聚變,在理論研究上基本沒有聯絡。讓一個原子核物理專家去研究氫彈理論,不亞於強迫一隻飛鳥去大海學游泳。
于敏若接受氫彈研究的任務,就意味著他得放棄持續了10年,已取得很大成績的原子核研究,在一個基本不瞭解的領域從頭開始。而且那個時候,氫彈理論在國內基本處於真空狀態,找不到任何可供參考和學習的東西。雖然此時美、英、蘇三國已經成功研製出氫彈,但是關於氫彈的資料都是絕密的,于敏研究氫彈,只能靠自己。
思考片刻後,于敏緊緊握著錢三強的手,點點頭,毅然接受了這一重要任務。
這個決定改變了于敏的一生。從此,從事氫彈研究的于敏便隱姓埋名,全身心投入深奧的氫彈理論研究工作。
研究工作初期,于敏幾乎是從一張白紙開始。他拚命學習,在當時中國遭受重重封鎖的情況下,儘可能多地蒐集國外相關資訊,並依靠自己的勤奮進行艱難的理論探索。
與此同時,法國人也在研製氫彈,而且已經研究了好幾年,科研條件也更好。那個時候,很多人都認為,以法國人的優越條件,一定會在中國之前研製出氫彈。
那個時候,可以說,除了知道氫彈是聚變反應,我國對氫彈的研究基本上是一片空白。于敏想去圖書館的書庫中找與氫彈相關的點滴資料,比登天還難。于敏的研究方法也完全不同,既然找不到資料,那就自己去研究!
于敏研究氫彈理論的過程,完全可以媲美愛因斯坦思考出相對論的過程。二者都是不靠資料支援,完全憑無與倫比的智慧思考出來的。僅僅3年時間,于敏就解決了氫彈製造的理論問題,「突破了氫彈技術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