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與孩子的距離,
最近也最遠!
成長的代價
我們都知道:
任何孩子都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
但如果可以,
那他們還會選擇你嗎?
最近,芬蘭一家兒童福利機構
拍攝了一個短片《孤兒院》。
講孩子領養父母的故事。
在這裡,
一對對父母住在透明的房子裡,
等待孩子們的領養,
有的父母溫和有愛,
有的相處其樂融融。
溫文爾雅的父親,
眼裡充滿了寵愛。
這麼多的選擇,
也著實讓兩個孩子為難。
但現實是什麼?
現實就是,
兩個孩子並沒有選擇的權利。
他們只能戰戰兢兢地
跟著正在吵架的父母回家。
短片只有一分半鐘,
卻足夠引發我們思考:
很多父母都自認為是合格的父母,
對孩子們來說,
合格的父母就是好父母嗎?
生活中有很多父母,
只會從自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將自認為好的東西、觀念強加於孩子,
但父母或許並不知道,
這些“好東西”並不是孩子想要的。
《狗十三》裡李玩的家人,
就是這樣。
電影中,李玩在父母離異後,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
爺爺奶奶從沒有在吃喝上虧待過她,
把自認為好的東西,都一股腦推給李玩,
卻從來沒有問過她是否真的喜歡。
父親認為的愛,就是給李玩買吃的穿的玩的,或者直接掏出一疊錢。
但在生活中,李玩不能喝牛奶這件小事,卻沒一個人知道。
在李玩的狗丟失之後,
她發了瘋一樣地找它,
甚至衝撞到了大人。
最後得到的是
周圍親戚“太不懂事”的數落。
她與那隻小狗的感情,
沒一人想去了解。
在大人心裡,
孩子心中天大的事,
只不過是雞毛蒜皮。
“孩子麼,生氣了哄一哄就好了,這一大家子人全是為了你,
為你做了這麼多,你還想怎麼樣,你還有什麼不知足,我們這都是為你好啊!”
遇到不理解,李玩也有過抗爭,
迎來的是父親的一頓暴打。
當李玩走進浴室,
把衣服撩開,滿身血和傷痕,
臉上還留著發紅的巴掌印。
她打開水龍頭,
只能在水流傾瀉而下時,
混著水聲放聲痛哭。
出來後還是得到一句父親的“為你好”。
多少人被“為你好”這句話毒害,
多少人在父母“為你好”的道路上掙扎前進,
又有多少人一生都活在父母
既定的人生裡無法自拔。
哪怕這些“為你好”裡,
從來只有父母的想法。
白岩松說過:
“沒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
長大是個緩慢的過程,
而成長往往是一瞬間的事。
在李玩的懂事背後,
是無數次的妥協,
即使那些從來不是自己想要的。
孩子想要什麼?
或許只是一個關注,
或許只是一次理解。
《請回答1988》中,
德善排行老二,
上有姐姐,下有弟弟,
平時父母對姐姐和弟弟的關注最多。
荷包蛋、雞腿不夠分,
一定是姐姐和弟弟的,
沒有德善的份。
就連過生日,也是和姐姐一起過,
等姐姐吹完蠟燭,再拔掉幾根,接著就是德善的生日慶生。
一次次忍耐退讓的德善,終於在又一次和姐姐過生日時,爆發了。
哭著把所有委屈說了出來。
都說會哭的孩子有糖吃,
但懂事的孩子卻讓人心疼。
在德善爆發之前,
父母從來都認為她不在乎這些,
但真的不在乎嗎?
他們在乎,
只是比較懂事,不說罷了。
事實上他們內心渴望得到更多的愛。
為了獲得父母的關注,
他們變得更加敏感,
學會順應父母,
變成他們更喜歡的樣子。
以“毒舌”著稱的小S,
就曾在微博上曬出二女兒
為她親手製作的賀卡,
小S一邊流淚,一邊感慨:
一直以來都被自己忽略而感到抱歉,
以後一定會更愛二女兒。
她曾坦言,三個孩子裡,對二女兒關注最少,
但二女兒卻是最懂事、最害羞的那個。
而二女兒的懂事,同樣讓人心疼。
小S睡覺時有個習慣,就是會在床頭放兩個保溫杯,溫度要控制得剛剛好。
她會讓二女兒去幫忙倒水,孩子每次都會乖乖去做,而且做得很好。
作為老二,她總是乖巧、懂事,
為了討媽媽歡心,謙讓姐姐,照顧妹妹。
孩子是敏感的,他們會觀察父母的習慣、為人處世,
分析大人的情緒,順應大人的想法,
但這一切,可能只想換來父母多一點的注意和關心。
遇到玩具,大人們總看到“玩物喪志”,
卻看不到孩子發自心底的開心。
大人們都希望孩子們能懂事,理解他們,
但誰會在意孩子們到底在想什麼?
他們想要什麼?
很多時候並不是所謂的父母
和孩子達成了一致,
而是孩子為了順應父母做出妥協。
我對你們的的愛,是不想讓你們失望。
我們很多人,從小就是按著父母的期望,一步步地走著。
上學時要好好學習,畢業後要找一份穩定的工作,找個門當戶對的人結婚生子。
在他們眼裡,孩子們能夠幸福安定地生活,是他們最大的期望。
為了這種期望,他們往往會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
卻很少知道這種沉重的愛也會讓孩子疲倦困惑,不知所措。
逼孩子懂事的父母是殘忍的,
因為孩子未必能了解,
大人這個複雜矛盾的世界。
李玩的爸爸,
就是個非常矛盾的人。
李玩的狗咬了人後,
他就生氣地要送去狗肉店,
中途卻又不忍心,
悄悄將狗送到了收容所。
他不允許李玩喝酒,
但為了博得主管高興,
卻讓李玩主動去敬酒。
當大人為李玩點了狗肉後,
他的表情複雜而沉重。
他害怕李玩想起之前傷心的事,
可又不希望女兒拒絕讓他沒面子。
李玩猶豫了一會,
還是把狗肉放在嘴裡,
大口咀嚼。
他雖一臉心疼但還是舒了一口氣。
父親這麼多年早已適應了這個社會,
他的殘酷是也讓孩子提前認識了,
這個的成人世界。
在電影的最後,
父親遮住李玩的眼睛,
哭著說:“你的爸爸不是好爸爸…”
我想在那一刻,
李玩的內心一定釋然了。
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他們很多都不知道第一個孩子要怎麼養?
第二個孩子要注意什麼?怎麼樣才算是窮養和富養?
他們也在這個過程中學習如何做父母。
有時面對生活的壓力,他們會煩躁,
沒有時間、精力傾聽孩子的心聲,
卻會在孩子睡後輕輕為他們蓋好被子。
父母有著父母才有的心酸和難處,
孩子們最終也要學著坦誠面對,
一句道歉能化解矛盾,
卻無法抹掉心中的傷痛、難過。
長大是必然的,
但是這樣的懂事要付出太多代價。
父母與孩子,明明是最親的人,
卻讓彼此心裡有了最遠的距離。
如果在一開始就能消除這些誤解,
是不是我們過得會更輕鬆快樂一些?
是不是以後會少些懊惱和後悔?
懂事的孩子,合格的父母,
誰都不知道標準是什麼,
與其察言觀色、胡亂猜測,
不如敞開心扉,坦誠相待,
或許你會發現孩子比你想的要成熟,
父母比你認為的更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