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
能創造奇蹟
一眼看穿我們靈魂的人
英國白金漢宮藏品室,
收藏了不計其數,
難以估值的藏品。
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公務繁忙之餘,
總會抽時間到這裡看看,
欣賞達芬奇、維米爾、倫勃朗等
留下來的藝術品。
在人類群星閃耀的大型畫作角落,
有一幅不起眼的女王肖像小畫。
此畫長僅23.5釐米,寬僅15.2釐米,
如果不加註意,
參觀者很容易把它忽略。
但女王常在此駐足,
一看便忘了時間,
要不是侍從前來提醒,
她還會繼續看呆下去。
這幅畫出自盧西安·弗洛伊德之手。
此畫當年剛面世,
媒體一片譁然,
“ 畫成了中風病人,
簡直是在醜化女王。”
女王卻毫不在意,一臉興奮。
6年了,
盧西安終於完成這幅肖像畫。
盧西安·弗洛伊德
站在權力之巔,
舉止優雅,一步也不能踏錯,
接受萬民敬仰。
人人都說這是女王該有的樣子,
貴氣,淡定,
甚至不會老去。
但偶爾她也想做一個平凡的老太太,
管他滿臉皺紋,眼袋下垂,
管那萬民怎樣評說。
這些心理,
好像只有在盧西安面前,
在他的畫裡才能實現。
6年前,她為了求畫家一幅畫,
親自前往倫敦諾丁山街區,
走到作家與世隔絕的頂層畫室裡,
穿戴齊整,
一天端坐上好幾個小時做模特,
然後再重複上72個天次。
畫成了。
畫裡的她被拘束在一張
不足信箋大小的狹窄空間裡,
面容臃腫,盡失貴氣,
還帶著愁容和疲累。
對,這才是真實的她,
靈魂深處的她。
畫家性格桀驁、孤僻,
剛開始不願幫女王作畫,
直到他畫入佳境,
女王才鬆了一口氣,
稍稍打量畫室四周的裝飾。
畫室裡擺設著設計時尚的家具,
據說那是盧西安的父親,
那位已去世的柏林
著名現實主義建築師留下來的。
如今父親在倫敦設計的香菸廠還在,
盧西安卻不想談起。
入世,不是他欣賞的那一派。
父親設計的菸廠
要論喜歡,
他還是更傾向自己的祖父,
著名心理學家、精神病醫生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尤其是他早年作為生物學家時期。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從祖父身上,小盧西安學到了
細緻的觀察力和對動物、對情緒的敏感。
這些能力,
把盧西安推向了二十世紀藝術家的頂峰位置,
與畢卡索齊肩並行。
二戰時期,
盧西安一家為躲避納粹,
舉家從德國逃到英國。
小盧西安不懂英語,又難合群,
在學校讀書時,
同學排擠他,
讓他一個人睡馬廄。
馬廄裡陰冷孤獨,
別人避之不及,
小盧西安卻樂得居住。
每天五六點起床,
幫農夫們擠奶,再乾點其他活,
剩下時間他可以盡做自己愛做的,
騎著馬四處亂逛。
後來他的畫作裡,
出現了不少馬和狗溫柔的身影。
對於盧西安來說,
動物給了他安慰,但人類沒有。
身為建築師的父親,
在他剛出世便一個人離開了,
很少再與他們母子聯繫。
剩下與他相依為命的母親,
可能無從安放愛意,又可能是被嚇到,
從此帶著嚴重的入侵性,
一度偷看他和情人往來的情書,
意欲掌控盧西安的生活。
18歲的盧西安畫了第一幅母親的肖像畫,
之後30年再沒畫過,
直到母親離世前臥病在床。
著名期刊《心理學前沿》曾經有過一項研究發現:
“童年不幸者更富創造力 ”。
敏感、孤獨、脆弱、焦慮的成長土壤,
很容易凝聚出創作力的種子,爆發舉世驚人的作品。
當年盧西安在父母陰影下度過的童年,
影響了他後來的創作,包括戀愛。
這位畫家的情史一度為外界津津樂道,
傳說中他有近500個情人,40個私生子。
每一段戀情都不長,
想親近,又疏離,
反反覆覆,
也是他對父母親的感情。
盧西安畫中自己與情人感情的破裂場景
恰好這份矛盾,
一針見血的高敏直覺,
追尋自我的突破,
匯成作畫靈感。
2008年5月13日,他的畫作《沉睡的救濟金管理員》在紐約,
被一位俄羅斯收藏者以3364萬美元的天價買下,成為當時在世畫家最昂貴的作品。
2011年盧西安去世後,
他的其他畫作價值繼續水漲船高。
歐洲皇室很多是他的忠實粉絲,
劉小東作品
在二十世紀開始由攝影捕捉世界的時代,畫家們紛紛改變路子,
創造出抽象主義、立體主義、波普藝術等藝術門派。
在浪潮裡,盧西安選擇逆行,
走了一條被時代忽略的道路,並由此自成一格。
他要堅守,更要突破。
追隨潮流是普通人的事情,他是藝術家,要創造潮流。
他依舊畫著他的現實主義,
各種人物肖像,
疑惑的眼睛,惶恐的眼睛,
憂愁的眼睛,呆滯的眼睛……
直到60年代中期,
他開始畫表現更多的感情。
與古典派那些姿勢優美、
柔滑圓潤的不同,
盧西安的裸體肥肉四溢、肌膚鬆弛,
模特的姿勢更是漫不經心。
他的模特多是來自身邊的親人、朋友、同事,
一位模特Eliot稱,
當他的模特會上癮,
因為在他面前,可以完全放鬆做自己,
遠離家庭和一切煩躁的俗世生活,
但有時又很痛苦,
畢竟逃避後,
還要繼續回到生活中去。
早已有人詬病他的作品充滿色情,
特別是在他畫了16歲女兒之後。
女兒看了看那幅畫,
完全不屑外界的說法:
“他把嬌小的我畫成一個強大的傢伙。
他不是在畫我的樣子,
他是在畫我是誰。”
盧西安是為繪畫而生。
不管哪個模特在他面前,
他都能看穿靈魂,
而這,靠的是長時間的觀察。
起初模特們在他面前,
還想要凹出優美造型,
但誰也熬不過他的觀察,
時間一久,“原形畢露”。
盧西安相信幾小時的審視,
會在畫布上體現。
每次一畫就是七八個小時,
早上從9點工作至下午3點,稍作休息,
再從晚上7點畫到半夜11點半。
天天如此,全年無休。
儘管工作強度大,
每一張畫的進度卻很慢。
同事勸他可以加快速度,
盧西安照舊堅持自我,
邊畫邊調色,
放慢速度,以觀察人物。
而他對顏料的堅持也近乎偏執。
純鉛白顏料是油畫色裡最佳的白顏料,
顏色穩定,乾後結實,
但因為帶有毒性,歐洲曾禁用這種顏料。
當年盧西安聽到這消息,
直接跑到上議院去抗議。
如果不讓他好好畫,
才是他最毒的毒藥。
2011年,
一向神秘的盧西安公開了一個作畫紀錄片。
紀錄片是他助手所拍,
那次作畫,也是他生前最後一次,
幾天後,88歲的盧西安去世。
去世後,
位於諾丁山街區的頂層畫室顯得更加與世隔絕,
助手帶著他往日養的那條狗,
覺得內心空蕩蕩的。
那個最懂他們靈魂的人離開了,
還好,他的作品還在美術館裡,
凝視著走過的一個個,
外表光鮮亮麗,
實則內心千瘡百孔的人。
萬物萬事皆會腐朽,
唯藝術永恆。
凡事都有兩面性,
孤獨是一種痛苦,
但痛苦的土壤,
會開出美麗的花。
– 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