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這一周,終於讓全國人民都感受到了冬天的威力。
寒冬使人肥宅,恐怕很多人也進入了「冬日不出門,出門必為吃」的生活吧。
關於美食,一千個人有一千種評判標準,但是拋開美味,關於吃這件事,一萬個人卻有同一套相似的飲食哲學。
諾蘭導演與它的保溫杯
你是否聽過長輩嘮叨:「早上吃是金蘋果,中午吃是銀蘋果,晚上吃是爛蘋果。」
抑或是:「多吃胡蘿蔔,將來你才能有好視力。」
世界上有千千萬萬種關於吃的迷思(myths),但有很多不僅僅是流行於個別地區,而是全世界人民都深信不疑。
而這些迷思往往都能追溯到一個共同的來源,或真或假都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所以,這一次我推薦的紀錄片《Food:Fact or Fiction》(中譯《食物迷思》),是我看過飲食題材里最不可口的,但它又最有趣的之一。
雖然不是什麼有科研背書的嚴肅科教片,但是對於每一種流傳甚廣的迷思,片子都會先追溯起源,讓你明白它們究竟是怎麼來的。
至於是否可信,節目也並不會受到迷思起源的束縛,也都引用新近的科學研究來解答,不僅有趣還很有用,打臉長輩的養生謠言,這一部就夠了。
早餐是最重要的一餐
早餐永遠是流言蜚語最多的一餐,我不相信沒有人聽說過「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飽,晚餐要吃少」這種說法。
但是,早餐真的有那麼重要嗎?凡事一旦成為全民熱捧的對象,就有理由去懷疑其背後的動機。
首先,在中文語境下,早餐的定義很模糊,究竟是「早上的用餐」還是「一天最早的一餐」?換句話說,一覺睡到中午的,醒來吃的是早餐還是午餐?
這個終極問題在英文語境下就完全沒有爭議,breakfast一詞是由break和fast組合而成,fast代表的是禁食,所以是打破一夜禁食的第一餐。
那麼,早餐是最重要的一餐,這種說法又是從哪來的呢?
無論中國還是西方,在工業革命之前其實對早餐的需求並不是那麼穩固的。
雖然中國「一日三餐」的概念在戰國就已經出現,但那也僅僅是貴族們的享受,窮人糧食不夠吃大多壓縮成兩餐。
西方也類似,古羅馬人甚至一天只吃一餐。
工業革命後,早餐才逐漸成為剛需。原因有二,食物產量的提高與工人長時間工作的體能需求,所以工人階層會在工作前吃上一頓豐盛的早餐保證體能。
這種做法逐漸在社會各個階層推廣開來,於是便有了較為明確的早餐概念。而西方人最初的早餐和我們中國人類似,一份飲品加上一個簡單的麵包,類似我們的豆漿油條。
但現在我們會發現西式早餐的一餐豐盛程度(並非種類,而是單次進食的食材類型)已經勝過我們,培根、香腸、酸奶、煎蛋、果醬、麵包、糕點、麥片……
其實,早餐要豐盛與早餐最重要的概念都源於商業營銷。
最早一波的營銷來自穀物膨化食品的興起。1878年,早餐玉米片(corn flakes)被發明出來,這種類似於麥片的食物不需要烹煮,用冷牛奶沖泡即可食用。
為了提高銷量並取代傳統的早餐,商家在營銷上自然傾向於強調一天第一餐的重要性,並宣傳產品的營養方便,讓那些原本懶得做早餐的人也開始吃早餐。
玉米片在美國人心中的地位不會比油條在我們心中的地位低
而真正改變早餐的那個男人叫做愛德華·伯內斯,人稱「公關之父」。
Beech-Nut公司在1925年找到伯內斯,想要他為提高自家的培根銷量獻計獻策。
伯內斯想到了利用專家權威宣傳的法,他利用話術訪問了5000位醫生,問他們豐盛的早餐是否比簡陋的早餐更好?以及有培根的早餐是否算是豐盛的?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然後將這一結論當做研究結果發表在報紙上,向公眾灌輸「早餐要吃豐盛,而豐盛的早餐要有培根」的觀念,硬生生地在美國經濟大蕭條的1920年代把培根這種高檔食材搞成了早餐必須品。
從此,一個地道的美式浪漫故事裡,主角總會在煎培根香味中從睡夢中醒來。
到了1944年,美國General Foods公司為了推廣自家的穀物早餐cereal,效仿培根營銷在廣告中明確宣稱「營養專家認為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
可實際上,早餐雖然有它存在的意義,但並沒有宣稱的那樣重要。
一般認為,一頓好的早餐能夠讓人在早晨充滿活力,不容易飢餓。但如果早餐攝入大量的精緻碳水化合物反而容易讓人睏倦,甚至阻礙生長激素的分泌。
即便在南方,常見的早餐都是高碳水高GI(GI>55)的食物
早餐並不比午餐、晚餐更重要,早餐對健康的影響還不明確,包括關於早餐與肥胖的研究也充滿爭議。
這裡我夾帶點私貨,目前有關早餐與肥胖的研究還沒有很明確的結論。通常所說的不吃早餐的人比每天吃早餐的人更胖只是統計結果,並不能證明因果關係。
因為吃早餐的人群可能原本就傾向於更不易肥胖的飲食,假設有調查顯示愛吃早餐的人群收入更高,應該沒有人會認為不吃早餐使人貧窮吧。同理,吃早餐與肥胖之間的關係也可能如此。
現在關於吃早餐能控制體重的證據還並不充分。但一般認為吃早餐的習慣更為健康,把它當成三餐中普通的一餐就足夠了。
胡蘿蔔能改善視力
這一條關於胡蘿蔔的傳說是個算是個巧合。
似乎我們中學的生物課本中也會提到胡蘿蔔富含胡蘿蔔素,能在人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而缺乏維生素A會導致夜盲症。
但吃胡蘿蔔能改善視力說法可不是基於以上的科學事實,說到底,它來源於二戰。
二戰時,納粹德軍頻繁在深夜轟炸英國倫敦。幾乎是突然的,英國空軍就像擁有了超能力一樣準確地擊落了大量德國轟炸機。
這對納粹德軍造成了恐慌,而英軍對外宣傳「我們的飛行員因為吃了大量胡蘿蔔而擁有超人的視力。」企圖用養生哲學來掩蓋雷達的發明。
胡蘿蔔因此成為了戰爭英雄,消息傳到美國,當局借勢推廣胡蘿蔔,為此我們耳熟能詳的動畫公司還創作了大量愛吃胡蘿蔔的卡通角色。(其實兔子不愛吃胡蘿蔔)
英美為何要怎麼做呢?其實英美兩國都是胡蘿蔔大國,而戰時很多重要的食物較為緊缺,胡蘿蔔恰好是可以緩解緊缺的好食物,所以從一開始胡蘿蔔的宣傳就是一個「陰謀」。
於是市面上瞬間多出了很多胡蘿蔔口味的食物:胡蘿蔔棒棒糖,胡蘿蔔軟糖,還有胡蘿蔔飲料。
雖然有科學研究作為背書:1913年發現維生素A能夠治療乾眼病,1929年發現胡蘿蔔素能轉化為維生素A。
但胡蘿蔔的確無法提高視力,也不能預防近視。即便是二戰時期的英美,他們的飲食中也很少會缺乏維生素A。
私貨時間:胡蘿蔔既不是常見食物中維生素A(胡蘿蔔素換算)含量最高的,甚至也不是蔬菜中最高的,蓮藕、西藍花的含量都是它的兩倍左右。
另外,過量攝取維生素A也會中毒。十六世紀就有報道稱北極探險者在使用北極熊肝臟(羊肝的維A含量是胡蘿蔔的30倍,北極熊肝應該更誇張)後數小時發生頭痛、嘔吐、嗜睡的症狀。
不過,攝入大量胡蘿蔔素並不會導致中毒,大量食用也不必擔心,但改善視力的說法對於一個健康人來說的確是不存在的。
龍蝦是給囚犯吃的窮人食物
我曾經聽過,有剛剛步入社會的青年,把靠自己的工資「吃一頓龍蝦大餐」當做階段性的小目標。
不說高檔的酒店餐廳,就算是在平易近人的海鮮大排檔,龍蝦的價格總會嚇你一跳。
這種驚嚇無論中外都是普遍存在的,對於中國人而言,龍蝦就像是一個突然蹦出來的高檔海鮮。
然而,在龍蝦(中文裡龍蝦其實指代多種生物,龍蝦科下的和部分海鰲蝦科下的都能被稱為龍蝦)的原產地之一的北美,美洲鰲龍蝦曾經產量極大,以至於窮人都不願意吃它。
17世紀的時候,北美的近海船隻少,有大量生活樂無邊的龍蝦和貝類。
據片中採訪的嘉賓所說,有時候被浪衝上海岸的龍蝦堆到半米多高,聽起來會是一個美食天堂。
但是當地人從來不認為這些遍地都是的海鮮是什麼高檔食物,幾乎將它們當做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