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的繁體中文 WordPress 網站

新聞

四歲後,主見及控制慾會越來越強! 父母EQ,這時期更要高~

2018年1月23日/作者: 王宏哲

四歲後,主見及控制慾會越來越強! 父母EQ,這時期更要高~娛樂城

4歲後,孩子的心智行為發展大不同

孩子四歲之後,有幾個心智行為會開始大大不一樣:

1、主見變的越來越強:你說這樣,他不一定認為你是對的。

2、控制慾變強:以前指揮的是順序,4歲後喜歡凡事都他自己來做,別人不要幫。

3、情緖模仿變強:很容易受到週遭人情緒的感染,你生氣過去、他更生氣回來

4、希望得到尊重:想要有選擇、想要不只有一個選項,開始了解討價還價

以上這些都不見得是壞事,但你要知道如何教⋯⋯

四歲後,主見及控制慾會越來越強! 父母EQ,這時期更要高~

四歲後,主見及控制慾會越來越強! 父母EQ,這時期更要高~

4歲後主見越來越強,不要硬碰硬

一個4歲孩子,玩完遊戲,被媽媽叫回家時,甩賴不想走,大聲的對媽媽說:你每次都不聽我的,你每次都不給我玩很久!我還有…沒玩到。

媽媽不想聽完,立刻回說:哪有每次?我上次還不是有多給你5分鐘?你越大越不像話,立刻給我走…

當媽媽氣急敗壞時,我連忙緩頰,請兩邊都冷靜一下,因為正在硬碰硬,已經失去教養的焦點了,淪為在辯論是不是“每次“。

媽媽問我:「不該堅持嗎?」我說:「當然要啊!可是也得讓孩子服氣。孩子現在不能聽進去,就算服你,也只是一時的,並不會改變他之後這個壞習慣。」

越大主見越來越強的兩個原因

1.心中已有定見及自己的順序

3歲之後,會承接前面2歲時期的不要、不要的情緒行為,這個我們之前討論過,是要證明自己長大,認知發展的歷程。

接下來,幼兒心中,就開始有自己的順序、步驟、先後的認知,認為自己就是對的,這叫做”發展次序期”。

要讓這種先入為主的想法及行為改變,其實很簡單,大原則就是,讓孩子覺得跟著我做比較好玩、跟著我做你會比較開心、跟著我做你會得到更多好處。

2.進入想知道為什麼,很想探究不同方法的心智年齡

我想爸媽們應該也聽過,四歲之後,就進到”為甚麼”時期,這其實跟主見變強,也是有關係。

因為孩子會想去冒險,不想跟著單調或重複的規則;孩子會想去知道原因,這樣可以滿足自己,如果被大人禁止了,自己這些心理狀態,就不能滿足,於是,為了要得到更多的原因,孩子就想捍衛自己求知的慾望。

四歲後,主見及控制慾會越來越強! 父母EQ,這時期更要高~

當然,孩子還小,所以方法不見得是對的,但因為他練功還沒完成,只能拿出目前會的武器,例如:鴨霸不給、打死不走、哭給你看、跑給你追……

面對主見很強的孩子,5個教養步驟

的確,主見變強不是不好,但最怕的是學到壞的經驗,或養成壞的習慣,而且這種強勢經驗太多又會得逞,會讓孩子的價值觀混淆、行為退化、一直覺得他最大,控制慾及指揮慾可能會越來強。

這其實有五個教養步驟可以解套,現代的爸媽一定要知道。

(1)完整預告讓孩子懂:

3歲後,孩子可以聽的動的語言會越來越多,要讓他服氣,要順著他的為什麼教,不能只給規定的指令。

四歲後,主見及控制慾會越來越強! 父母EQ,這時期更要高~

很多爸爸媽媽會跟孩子說:「要玩要用說的!」、「要玩要有禮貌!」,這些話聽在孩子的耳朵裡,彷彿是教孩子只要開口就可以得到。如果孩子是這麼想,那收到「不要」這個答案時,肯定被狠狠的打擊一番,因為落差很大。

要解決孩子這種心理上的落差,我自己的實務經驗是,預告固然要做,更要完整的教育孩子。

例如,我們可以跟孩子說:「你可以去跟他借腳踏車,但他不一定會借你,因為他現在自己看起來玩得很開心!」或是,「你可以有禮貌的去請問,但他可能會直接說『不要,叫你去玩別的!』」這些完整預告,可以降低還沒成熟孩子的心理衝擊,讓情緒不至於上來得太快。

(2)需要親子有耐心的具體演練:

「來來來!澤澤,媽媽跟你演一遍,媽媽假裝是你的好朋友誠誠,然後你來跟我借玩具,最後我說『我不要!我不想給你!』,你的感覺是怎樣呢?你會用什麼方法來解決呢?你會覺得收到一句『不要』,就像天快塌下來的感覺嗎?」

這個方式,是結合角色扮演及引導式的教育,讓孩子在虛擬的情境中,獲得比較充分時間的演練,他才不會在第一時間內,找不到方法回應,及找不到臺階下。

(3)簡單解析對方的心情:

孩子通常因為還小,同理的能力還沒有成熟,所以不會懂其他孩子為什麼不借我,只會執著於自己已經有按部就班的做了媽媽交代的事。這時候確實需要大人們在旁邊,用具體的描述解釋一下!

(4)鼓勵孩子找時機再試試:

面對孩子去嘗試後的挫敗,爸媽們第一時間的支持是很重要的。我們應該先跟孩子溝通:「你已經做得很好了!我非常喜歡你有禮貌這件事。」設法讓孩子維持住正向的行為,再跟他分析:「也許他下次就會借了,是時間不對!」、「搞不好其他孩子會借你,是對象不對!」。

(5)分享自己的經驗:

在許多演講中,我很喜歡講「很努力,不一定得到!」的小故事,因為現實生活中就是這樣,就算你做足了準備,也總是有意外。

然而,情緒教育中,我們必須提早讓孩子了解,讓他很自然的接受這些環境中的挫折,對未來的社交人際發展,會有很大的助益。

延伸閱讀:結合五情教育的情緒桌遊,帶孩子玩出同理心

四歲後,主見及控制慾會越來越強! 父母EQ,這時期更要高~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