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的繁體中文 WordPress 網站

新聞

《四個春天》:一屋,兩人,三餐,四季

即便《四個春天》曾在2018年

獲得FIRST青年電影展的最佳紀錄長片獎,

也入圍了金馬獎的最佳紀錄片與最佳剪輯獎項,

並且上映後口碑極好,評分8.9分,

但它還是一部容易讓人忽視的電影。

紀錄片的形式,平淡的主題,不是大製作,

也沒有什麼大明星加持——都讓它噱頭寥寥。

上映幾日都維持在1%左右的排片,

每天也僅有不足百萬元的票房。

但相信我,它是那種最值得看的電影。

《四個春天》:一屋,兩人,三餐,四季娛樂城

《四個春天》海報

《四個春天》是一部以真實家庭生活為背景的紀錄片,

它主要講述的是一對結婚50多年、恩愛俏皮的老夫婦詩意的退休生活。

導演陸慶屹正是他倆的小兒子。

陸慶屹曾是豆瓣紅人,他在豆瓣上的兩篇短文《我媽》《我爸》,

以及相冊裡關於父母的記錄,被廣泛傳閱,

許多讀者都羨慕他有這樣一對可愛恩愛的父母。

後來,陸慶屹換了一部帶攝像功能的相機,

每年春天回家,他開始把鏡頭對準父母,記錄他們的生活。

《四個春天》記錄的時間從2013年的春節開始,到2016年的春天結束。

陸慶屹家在貴州獨山,家中成員一共五個人,

父親、母親、哥哥、姐姐和他自己。

和許多家庭一樣,陸慶屹仨兄妹都在外打拼,

只有逢年過節才回家與父母團聚,

因此《四個春天》記錄的時間點,也主要是圍繞在春節前後。

《四個春天》:一屋,兩人,三餐,四季

《四個春天》劇照

父親陸運坤是個退休教師,溫和寡言,多才多藝,

對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懷抱著強烈的好奇心,

他的一個口頭禪就是“好玩”。

他喜愛音樂,多種樂器信手拈來,

在紀錄片裡我們可以看到拉二胡、

吹笛子、拉小提琴、拉鋸琴、拉手風琴;

他一直有記錄家庭影像的習慣,即便已經80多歲了,

還跟著兒子手寫的操作步驟一點點在

電腦軟體上學習剪片、配樂和特效;

他細心地觀察著每年燕子的來來往往,

為燕子來築巢感到欣喜,也為燕子離去“心又灰幾天” 。

母親李桂賢是典型的賢妻良母,是操持家務的一把能手,

她做針線活、縫紉、熏臘肉、種花種菜。

她性格比丈夫外向多了,俏皮可愛,

大笑時總會帶上語氣詞“哉呦”。

她與丈夫一樣熱愛生活,有事沒事,就會哼起歌來;

與丈夫走到田埂上,興之所至還會扭幾個舞步。

父母感情極好,形影不離、琴瑟和鳴。

父親在這屋擺弄電腦,母親在另一屋做縫紉;

或者父親在樓上拉二胡,母親就在樓下做針線活。

兩個人都閒不住,都有自己喜歡的事。

閒著在一起了,就有說不完的話,相互打趣。

母親雙手忙個不停,父親做好粥,

一邊說著“真香”,一邊給母親一勺一勺地餵粥。

兩人都熱愛勞動,事事親力親為,一起到山裡摘東西,

一起種菜,一起熏臘肉,一起“每天為家裡做一件事”……

他們相互尊重愛護,關心柴米油鹽,囿於晝夜、廚房與愛。

但生活並非沒有苦痛。

第三年春天將近的時候,姐姐因病去世,

這是全片最意外也最重要的轉折點。

姐姐開朗樂觀,一直是父母的開心果和貼心棉襖,她的離去讓父母萬分悲痛。

父母似乎一夜之間老去,原本樂觀的他們也開始變得沉默,

他們經常翻閱往日的照片,看女兒的影片,到女兒的墳邊開墾,

也開始想到死亡的話題——如果夫妻倆其中一個先走,另一個怎麼辦?

《四個春天》:一屋,兩人,三餐,四季

《四個春天》劇照

兩個老人內心是否已從喪女之痛中走出?不得而知。

但最打動人的是,他們在悲痛中逐漸對正常秩序的重建。

父親開始剪輯往日的影片,養起了蜜蜂,

對蜜蜂心心念念以至於讓母親調侃

“你的蜜蜂差不多就像你的初戀情人”;

倆人照舊到女兒墓前,但會哼幾聲曲;

哥哥教會了父母微信,兩個老人對這個新鮮事物非常感興趣,

第一次發語音時笑了半天,母親“哉呦”個不停……

這已經是第四個春天,父母在老去,

但生活仍然在繼續;人生有痛苦,卻依舊要走過。

《四個春天》以時間為線索,

記錄下了父母在四個春天裡瑣碎平凡的日常細節。

如果從技巧的角度看,《四個春天》的確有著明顯的不足,

它並沒有什麼鮮明的電影意識。

陸慶屹不是科班出身的導演,他一開始只是想做個普通的家庭錄像,

因此他有時會拍著拍著就停下來拍照片,

完全沒有考慮過記錄的完整性、延續性問題。

紀錄片中許多獨立的鏡頭和橋段都很美,

但連貫起來時,卻缺乏敘事的流動性。

即便如此,這部紀錄片依舊深深地將人打動。

原因就如同一個豆瓣短評說的:

“倒不是說這片子拍得多麼驚世,

主要是這對老人家太令我羨慕和感動了,

這就是中國家庭最缺失的愛的教育啊,

小時候夢想中其樂融融的家庭氛圍。

他們將歲月的苦難化為財富,

展現出超乎常人的樂觀、豁達、堅韌與感染力。”

《四個春天》:一屋,兩人,三餐,四季

《四個春天》劇照

一屋,兩人,三餐,四季。

這對平凡的老夫妻活出了生活該有的模樣:

充實、堅韌、詩意、達觀。充實、堅韌,

一向吃苦耐勞的中國人都具備這樣的品質,

但讓平凡的生活開出花來的詩意,卻相對罕見。

有位在中國生活多年的美國朋友,曾跟我說過這樣一個觀察,

他感覺中國人靜態的臉與外國人的臉有很大的不同,

這不是指涉五官上的差別,而是一種精神狀態。

如果你在十字路口看中國人的臉,

可能會發現很多人的臉是耷拉的、嚴肅的、沒有微笑的;

相反外國人的臉,五官整體是向上提的,

他們樂觀、自信,“彷彿沒有被生活欺負過”。

可每個人都被生活欺負過,差別僅在於我們該怎麼對待生活。

我們的文化和教育,似乎少了一種浪漫和詩意的生活觀。

按費孝通先生的論述,這與中國的鄉土社會傳統有關。

費孝通說:

“中國的家庭,是個綿續性的事業社群,

它的主軸是在父子之間,在婆媳之間,是縱的,不是橫的。

夫婦之間只是配軸。

配軸,雖則和主軸一樣並不是臨時性的,但是這兩軸,

卻都被事業的需要而排斥了普通的感情。”

這就導致許多婚姻,實際上是無愛的婚姻,大家只不過是搭伙過日子。

婚姻無愛,父母無愛,生活就無愛,

而愛才是詩意和浪漫的根本來源。

《四個春天》的生活之所以動人,

是因為這對相濡以沫的老夫妻的愛情動人,

他們平凡的日日夜夜都有著詩意流淌——愛浸潤著每個細節。

《四個春天》撕掉了中國人不會生活、不懂生活的刻板印象,

就像金馬獎終評評審美國人白睿文看了該片以後,

特地發文說的:

“這是我在金馬影展所看的34部電影中最感動我的一部。

有太多的中國紀錄片,把鏡頭對準了社會黑暗的一面……

但這是完全不一樣的電影。”

但它的更大的意義在於,對人做了一次正確的生活示範。

它值得很多人——尤其是每一個身處一段婚姻關係中的人觀看,

你會明白,什麼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的教育和生活教育。

來源:tout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