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波羅的海的愛沙尼亞,
曾經是被迫加入蘇聯的加盟國。
在二戰期間,愛沙尼亞因為幫助德國打擊蘇聯,
結果戰後在蘇聯的改造下成了弟弟。
兩國之間有著血海深仇,二戰期間,
平均每五個愛沙尼亞人,就有一個死在蘇聯人的手上。
因此在蘇聯面臨解體危機的時候,愛沙尼亞跳了出來,
聯合拉脫維亞和立陶宛在91年8月20日宣布獨立,
徹底打破了蘇聯死灰復燃的希望。
而在脫離蘇聯之後,原本就屬於歐洲國家的愛沙尼亞,
重新獲得了西方國家的認可和幫助。
在短短20年間,愛沙尼亞就從蘇聯時期的一貧如洗,變成了發達國家。
據資料顯示,愛沙尼亞目前的經商環境十分濃厚,
被世界銀行大加讚賞,是除瑞典之外商業腐敗度最低的國家。
得益於歐盟以及美國的大筆經援,
愛沙尼亞還成了歐洲稅點最低的國家,只有21%,
因此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十分不錯。
良好的經濟環境,讓愛沙尼亞人有了穩定的工作環境。
據統計,愛沙尼亞國內2018年的失業率竟然只有1.7%。
如此低的失業率,固然有經濟問題,
但更多的是愛沙尼亞人的教育質量高。
2010年,愛沙尼亞被歐洲地區的經合組織,點名表揚教育上的成功。
在旅遊業方面,愛沙尼亞國內的氛圍也一直是備受好評。
由於歷史原因,愛沙尼亞人的文化中有著明顯的
芬蘭、瑞典、德國以及俄羅斯烙印。
因此對於遊客,當地人表現得十分包容。
在生態環境方面,愛沙尼亞的國土面積中,有近一半都是成片的森林。
但是即使是在經濟最困難的時候,
愛沙尼亞人也沒有大規模賣過木材。
在中國雖然稀土資源豐富,頁岩油和鈾礦更是儲量巨大,但就是憋著不開採。
在稀土價格最高的時候,愛沙尼亞的開採量不足中國的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