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送員滿街跑,小吃店、餐廳前總是聚集一批批領餐的外送員,你能相信,這些外送公司到現在都還是虧損連連嗎?
在美國,因為疫情,外送平台同樣業務量激增。美國第一大外送平台DoorDash 11月時遞交上市申請文件,攤開其財務報表一看,2020年前九個月,營收19億美元(約合新台幣551億元),高於去年的5億8,700萬美元。然而,它卻依然淨虧損1億4,900萬美元,去年同期虧損5億3,300萬美元,也就是說,業務激增的結果是「少虧一點」,尚未盈利。
Uber於7月併購競爭對手Postmates後,旗下外送業務晉升成為美國第二大。但跟DoorDash一樣,Uber Eats外送業務營收雖然大幅成長125%,但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依然處於虧損,虧1億8,300萬美元。
推廣促銷、外送員人事費用高昂
外送平台的成本都花去哪了?疫情中,美國曾有一位餐車老闆自願分享外送平台Grubhub的營收款項,46張訂單消費了1,042美元,但最終進到餐廳口袋的只剩下376美元。主要原因在於「Promotion(推廣)」費用較高,吃掉了231美元的利潤。
外送市場正成為紅海,《紐約時報》指出,外送平台服務大同小異、做不出差異性,盈利能力又沒辦法立竿見影,只好以撒錢促銷或併購的方式試圖勝過對手。
除此之外,外送平台付給外送員的薪資佔去絕大多數成本,以Uber來說,司機人事費用佔營運成本7成。這也是為什麼,加州2019年要求外送平台須把外送員納入正式員工後,Uber、DoorDash、Instacart和Postmates等各家外送平台,提供了總共超過1.8億美元的政治獻金給「22號提案」——該公投提案讓外送平台可以不必把外送員納入正式員工,成為加州歷史上最「昂貴」的公投案。對外送平台來說,人事費用本來就夠高昂了,如果還需要提供勞保措施給外送員,絕對吃不消。
抽成過高、亂列餐廳…外送平台爭議百出
雖然業績在疫情中起飛,但外送平台儼然成為爭議最多的產業,很可能會破壞整體產業聲譽,影響前景。
舉例來說,DoorDash被指控,顧客付給外送員的小費,居然被公司收走,後來創辦人才在推特聲明會確實把小費歸給外送員。另外,抽成過高也一直是各外送平台為人詬病的問題,紐約一家披薩店老闆發現,因為平台定價,他跟DoorDash買自家做的披薩,比單純透過DoorDash賣披薩賺得還多。
美國第三大外送平台GrubHub更離譜,美國多家餐廳指控,GrubHub沒有跟他們談合作,擅自把餐廳資訊和菜單列在平台上。GrubHub把這個行動當作是「商業策略」,執行長馬洛尼(Matt Maloney)2019年對外聲明,這麼做是為了「讓顧客相信GrubHub有很多餐廳選項,才不會轉向其他外送平台。」
為消弭成本投資自駕技術,短期難盈利
持續虧損、爭議百出,都顯示外送平台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商業模式正在面臨嚴峻考驗。即便如此,為了消除佔比最大的成本:人類司機,外送公司不得不繼續砸錢投資、研發尖端技術,期盼未來自駕代勞後,利潤就可以一飛衝天。
DoorDash在申請上市文件中向投資人自招:「我們有淨虧損的歷史,我們預計將來的支出會增加,未來可能無法維持或提高盈利能力。」面向未來,DoorDash表示,自駕技術和無人機運送都對食物外送產業有幫助,該公司2019年和通用旗下的自駕公司Cruise合作,在舊金山測試用自駕車外送餐點。Uber也不例外,從2015年以來,為了發展自駕技術,它已經投資超過25億美元在上頭。
許多外送平台也積極拓展「非餐飲」的雜貨外送業務。像是Uber執行長霍斯勞沙西(Dara Khosrowshahi)就期許,未來Uber的app能夠變成像微信一樣的「超級app」,首先從「什麼都能外送」開始。霍斯勞沙西表示:「最終,我可以勾勒出一個世界:當你想要從銀行領錢時,有人會幫你提領並送到你面前。所有東西都可以送到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