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大數據」(其實就是各個命理師私下的統計)分析,來算命的人所詢問的前三大問題分別是: 婚姻感情、工作事業以及金錢財富。
算命其實是蠻個人化的活動,而討論的議題聚焦在情感需求、自我實現、物質需求,其實也蠻符合一般人的人生基本需求。
相對於婚姻感情與工作事業通常涉及複雜的人際關係與情境,金錢財富的提問就簡單、明確得多了。
「我什麼時候會有錢(賺大錢)?」、「我會不會有錢?」,是最直接的問法。
「我什麼時候會有錢買房子?」,這是比較含蓄的問法。
「我在股市裡會不會賺到錢?」、「我會不會中樂透(頭彩)?」,這是賭徒式的問法。
「富貴是天註定的嗎?」、「每個人一生可以賺多少錢,是註定的嗎?」,這是哲學式的問法。
「我的財富天花板有多高?」,這是夢幻式的問法。
「一個人會不會有錢,是命中註定的嗎?」
這個問題中包含了兩個關鍵: 有錢和註定。
有多少錢叫做有錢? 其實因人而異。
每個人對於有錢(財富)的定義並不相同;擁有一億元資產的人,會羨慕擁有十億資產的朋友,並且認為自己並不夠有錢。有些人(雖然非常少數)則認為擁有夠自己花用的財富,就可以算是有錢。
至於「命中註定」這件事,從某個角度以及實際驗證來看,不得不承認它有幾分的真實性。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你要很愛錢,錢才會愛你
「有錢就是命中註定的」這句話,如果用白話文來說就是「命(身)宮中如果有武曲、太陰、天府、祿存,這個人就會有錢。」(至於是非常有錢還是普通有錢,就要看其他條件的配合了!)
這個「命中註定」,其實並不是如想像中的「宿命」或是「天生好命」,而是一種人生價值觀的展現。
武曲、太陰、天府、祿存這四顆被稱之為財星的星曜,代表坐命當事者非常注重錢財的取得、運用、儲存,說他們「愛錢」或是「愛財」,其實並不為過。
如果用時下最流行的比較法來進行測試 – 「假設 XXX 和你的錢同時掉到水裡,你會先救誰?」這些財星坐命的人們,大部分應該都會選擇「先救錢」吧!
不僅如此,這些財星坐命的人們也將他們大部分的時間、精神與資源,投入在與錢有關的事務上。如果用「一萬小時定律」來檢視,這些人終其一生所花費在「財富」(包括思考怎麼樣會更有錢)的時間,可能遠遠超過一萬小時。
不是財星坐命的人們,可能將自己的時間與資源花在其他的人生面向: 自我實現、感情、公眾事務、公益活動、體驗人生(aka耍廢)。
就像各大金融機構理專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這些人這麼積極地去「理」財,他們比你有錢不就只是剛好?
雖然這些星曜都屬於財星,但是各自專精或專注的面向仍有不同。
用「力」賺錢的武曲
談到武曲,有些人就會覺得困惑: 「它到底是武將,還是財星?」
有些學派認為,武曲有兩個很明顯的特徵: 一是與金屬、金融的關係很深,二是接受指令而執行任務的能力很強。
同時武曲個性較為剛猛果斷,利於執行任務,但是不擅長做長遠計畫,也代表某種程度的短視、短慮與保守。無論從事何種工作,工作完成後馬上拿錢走人,大概就是武曲的賺錢模式。這也意味著武曲的理財或賺錢模式偏好現金,對於賒帳、記帳,錢要經過很久的時間才能入袋的方式敬謝不敏。
而武曲的這兩種特質和不同的星曜組合之後,就構成不同的職業取向。例如,武曲天相、武曲天府的組合,偏向金融、財務、保險、業務型態的工作;武曲七殺、武曲破軍就可能會選擇軍警作為職業;武曲貪狼則以技藝取向,從事需要特殊技藝、技能的工作。
既然達成任務是拿錢走人的必要條件,那麼當武曲想要累積財富時,便要不斷地完成任務(白話文就是努力工作),聽起來就有點辛苦及勞累;這也算是武曲對「用力」賺錢的一種詮釋。
除了「用力」賺錢之外,武曲的賺錢方式也必須用「力」。這種「力」則涵括勞力、體力、腦力、智力、行動力、苦力、技藝、技能。金融、財務的工作需要智力及腦力,業務及軍警相關的工作需要行動力,技藝型的工作往往更需要體力。無論是哪一種「力」,都和實作有關。
也由於武曲短慮而不擅長長思,完成任務拿錢走人是最簡單及安全的模式。但是沒有任務(工作),就代表沒錢可拿;因此用力賺錢也可以視為武曲消弭心中不安全感的一種方式。
積藏(鳥肚?)的太陰
相對於武曲展現賺錢的力(用力)與美(能賺到錢當然是美事一件),太陰則採用相對靜態的方式來處理財富 – 積存與收藏。
這種積存與收藏的特質,其實源自於太陰本身思慮過深以及常有莫名的不安全感;未雨綢繆成了太陰消弭心中不安全感的一種方式。
積存食物是基本行為;購物時明明只需要一件,卻因多買兩件可以打折,先買起來以備不時之需是積存的進階版;對於喜歡的服飾、物品「包色」(每種顏色各買一件)則是積存的高階版。
對於這種積存的行為,太陰們自有一套邏輯或說詞。但是太陰的積存通常是只進不出,久而久之積存就會成為囤積。
又稱「田宅主」太陰,對房地產(包括土地)有著莫名的狂熱,也是太陰主要的財富所在。有些太陰省吃儉用,人生最大的目標就是「擁有一棟在自己名下的房子」;有些太陰則以「獵屋」、「囤房」做為人生最大的樂趣,將人生當作「大富翁」(Monopoly)的遊戲來經營。
太陰們因為對於房地產的狂熱而進入相關產業(建築業、房仲業)工作的案例時有所聞,而太陰田宅主的這種影響力,更超乎一般人的想像。即便不是太陰坐命的人,一旦進入太陰大限,往往就會開始對房地產有興趣,甚至改行進入相關產業。
那麼如果拿武曲和太陰兩大財星來互相比較,哪一個會比較「富有」?
重現金的武曲只能說是「有錢人」,太陰手上的現金就不見得多了;畢竟太陰看到現金並不會興奮,而是看到了「權狀」才會心滿意足,可以說是「好野人」(好額人)。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有錢人」和「好野人」兩者富有程度高下立判。
借力使力的天府
天府又稱「庫星」,聽起來硬是比財星高一個檔次。先不論理財能力是否更好,能夠稱得上「庫」,也代表儲存的容量更大,求取財富的野心更強。
有些學派稱天府為「中央銀行」,代表一種嚴謹、保守、重信譽的處事風格。既然稱為中央銀行,也意味著天府帶有一種高高在上、難以親近的威嚴,以及掌控全局、發號施令的氣場。(當中央銀行邀請你一起喝杯咖啡時,通常不會是一種輕鬆愉快的氛圍,談的也不會是風花雪月的事!)
既然稱為「庫」,也代表庫中要有物件,這個庫才有價值,也才能運作。因此,從命理的角度來看,天府對於「祿」(祿存或是化祿)的需求高於其他主星。中央銀行對於外匯存底的運作,其實就如同天府掌握了「祿」,依據實際的需求增減與變動。由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力求穩定的作風,可以理解天府以風險為優先考量的理財風格,與某些主星賭徒式的求財心態大異其趣。
雖然「庫」在某種意義上也代表積存,但是天府的積存比較偏向動態的意義。積存通常是為了滿足某種程度的安全感,也就是「安全水位」的概念。「庫」也代表有進有出,並不會像是一攤死水;活化與調度是天府在追求財富上的積極意義。畢竟天府的福德宮必有貪狼,除了慾望多之外,分散風險以及多元化也是天府的理財原則。
相較於武曲的「用力」賺錢,天府追求財富的方式反映其四體不勤、以逸待勞的行為風格。「用錢賺錢」正是上述「庫星」的風格展現;賺錢雖然很辛苦,但是辛苦的是轉來轉去的錢,而不是天府。「用人賺錢」則說明了天府喜歡以及擅長當老闆的特質;既然員工是天府花錢請來的,努力、辛苦賺錢的當然是員工而不是天府。
那麼,天府在忙什麼? 指揮人(號令之星)、調度錢(庫星),還有賺錢之後的享受(衣食之星)!
利弊互現的祿存
祿存有個非常討喜且直白的名稱,有著類似積存的意義;把錢留著不要花掉,是一種最直觀的理財方式。
但祿存畢竟是一顆輔星而非主星,因此這種積存便代表一種缺乏主動積極、帶有策略意義的作為。「把錢放在撲滿裡」這種三歲小兒就會有的理財行為,其實充分描述了祿存的意義。
因此,當祿存單獨位於命宮或財帛宮時,坐命者便有將積存發揮到極致的傾向;通常會省吃儉用,捨不得花錢,甚至成了其他人眼中吝嗇、小氣、摳門之人。財富常成為坐命者人生中的負擔,無法駕馭金錢,反被金錢所奴役;坐命者的人際關係也常會因金錢處理的問題而受到影響。
如果仔細觀察安放祿存的規則時,便會對這種特質了然於心。祿存所在的宮位,臨宮必然有擎羊及陀羅相伴。當祿存位在命宮,擎羊與陀羅就會分別在父母宮及兄弟宮;雖無法因此斷言當事者必然因金錢問題影響與父母或手足之間的關係,或是關係不穩定必然是坐命當事者的責任,但是「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機率必然升高。
當祿存位在財帛宮,擎羊與陀羅就會分別在子女宮及疾厄宮。八點檔的劇情往往就會在坐命者的真實人生中上演: 自己省吃儉用,捨不得花錢;錢卻讓(不肖)子女揮霍殆盡,或是花在自己病歪歪的身體上。擁有財富卻成了人生的許多無奈!
祿存單守也代表一種蜀中無大將的無奈(畢竟祿存只有單一的積存技能),也意味著祿存最佳的搭配便是與上述的財星同宮,形成相輔相成的效果。在實際的案例中,廟旺的財星們(武曲、太陰、天府)與祿存同宮時,坐命者的理財思維更為寬廣、多元,價值觀也較為圓融與平衡,不會將「死守」當作累積財富的唯一途徑,臨宮擎羊與陀羅的殺傷力或影響力便有機會大幅地降低。
祿入三宮,財運亨通?
當命(身)宮中沒有財星,是否意味著坐命者這輩子便與財富無緣?
倒也沒有那麼悲觀!
從命盤中的結構與行運的角度來看,有錢的機會還蠻多的,只是方法不同,有錢的程度也不盡相同。
如果財星沒有在命宮,那麼財星出現在某個大限的命宮,也意味著那個十年視錢如命的機會大增。
財星如果沒有在命宮,祿入三宮也可以! (如果本命沒有,進入大限的三宮也可以!)
雖然有錢的「機會」很多,但是能否把握住機會,就是另一回事了! 當機會來臨時,生命中是否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感情、事業、健康、親情),影響了追錢的動力?
再者,雖然有錢的「機會」很多,但是想要一直有錢,卻不能只靠機會。中了樂透頭彩,卻在數年之內將所有的獎金揮霍得一分不剩的新聞不也時有耳聞?
沒錢的人固然會為錢煩惱,有錢的人煩惱也不見得會比較少;在為錢煩惱的同時,或許應該思考的是: 「我們真的是為錢煩惱嗎? 還是錢只是表象,我們真正煩惱的是內心深處那些未被滿足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