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海上的光遶境去!2025年北港燈會-「粼光遶境」分兩階段啟燈,1月24日由老街巷弄、義民廟、北港武德宮及北港鎮公所搶先啟燈,與全國遊客共度10天連假,計吸引200萬觀光人次。雲林縣政府今(3)日晚間於北港顏思齊紀念碑圓環舉辦「十大燈區」啟燈儀式,張麗善縣長、謝淑亞副縣長率縣府團隊與北港鎮蕭美文鎮長、大埤鄉林森寶鄉長、土庫鎮陳特凱鎮長、朝天宮蔡咏鍀董事長、雲林縣議會黃凱議長及多位民意代表、外交部雲嘉南辦事處林文俊副處長等人共襄盛舉外,更有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服部崇副代表、駐台北印尼經濟貿易代表處艾吏福代表、馬尼拉經濟文化辦事處台中分處長朱靖雅等國際貴賓蒞臨,開場由「藝響台灣劇團」帶來精采的官將舞陣表演,眾人共同感受這場視覺與心靈震撼盛宴,也為2025北港燈會揭開璀璨序章。張麗善縣長歡迎全國民眾來北港,拜媽祖祈福、賞花燈、吃美食。
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燈會原鄉」就在北港,不論就燈會歷史沿革或是文化底蘊等面向,都是無庸置疑的,而北港燈會近年來亦屢獲國內外13座大獎殊榮,已是享譽國際的台灣品牌。展現愈在地、愈國際,我們透過展示台灣信仰、文化底蘊、節慶習俗及工藝精華,在傳統燈會的基礎上,融合現代科技和創新元素,吸引了全球目光;今年北港燈會扣合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朝向文化永續、綠色旅遊和國際慢遊方向邁進,展期自1月24日至2月14日,每日下午5點30分啟燈至10點,並規劃燈會市集活動、10大燈區、集結30組國內外藝術家與在地藝師、超過50組燈組、100人免費藝閣扮仙、252場主燈聲光秀、千人提燈踩街等,2025北港燈會絕對精采可期。
張麗善縣長強調,自2019年由文化觀光處陳璧君處長打出「上半年瘋女神、下半年瘋男神」的策略,其團隊更深耕地方特色及串聯觀光亮點成功吸引遊客,2020年觀光人次首次破千萬,至2024年觀光人次已達2,196萬人次,實現兩倍成長,奠定雲林深厚文化觀光潛力,而作為觀光遊憩據點的「北港朝天宮」及「北港武德宮」,更是以全國熱門宗教場所前2名,坐實雲林是宗教大縣身分;其中北港朝天宮更是台灣燈會的起源,深根媽祖信仰的文化,也是今年特以「粼光遶境」為北港燈會主題,並扣合「傳承、創新、永續」為核心,呼應全球永續發展議題,並規劃「文化永續」、「環境永續」、「農業永續」三大主軸,將雲林山、海、平原的多元特色巧妙結合,形塑出獨一無二的燈會盛宴,深厚的文化底蘊正是北港燈會與眾不同之處。
文觀處陳璧君處長指出,在「文化永續」方面,除北港朝天宮及北港義民廟外,更首度攜手北港武德宮及佛光山雲林講堂,打造全台首度多元宗教文化與燈會的融合成果,而今(3)日在顏思齊紀念碑圓環燈區進行啟燈儀式,透過象徵媽祖意象之108顆珠簾作為燈組元素,結合科技數位聲光效果,呈現了自1621開臺以來,超過400年的文化發展脈絡與起源,震撼力十足且包含相當深厚文化底蘊;而燈會場域更結合北港歷史建築與古蹟,包括國定古蹟北港朝天宮、縣定古蹟北港義民廟、集雅軒與水道頭文化園區的十角水塔等等,這些建築不僅見證了北港的歷史發展,也象徵著台灣文化的傳承與延續,透過創新表現,讓這些歷史建築焕發新生,既保護了傳統文化又賦予現代意涵。此外,雲林作為布袋戲的發源地,「黃世志電視木偶劇團」今(3)日特別在戶外搭棚野台布袋戲,將傳統戲曲與現代創意巧妙結合,不僅保留了布袋戲的經典元素,還融入了現代科技與創新設計,讓民眾感受傳統藝術與現代創意碰撞所帶來的震撼效果,隨著場景設置的多樣化和聲光效果的運用,這場演出不僅是對台灣文化的致敬,也是一次突破傳統界限的藝術創新。
再者「環境永續」方面,從「世界竹地標」的草嶺石壁森林療癒基地、低碳燈飾和環保材料的使用,與自然景觀相融合,營造出一個和諧的環境氛圍,讓遊客在享受藝術的同時,感受創作的永續思考以及萬物共生的守護信念;而「農業永續」部分,將雲林的稻草、蚵殼、海廢及竹構藝術等特色融入燈組,展示農村風貌和小鎮文化,以創新的方式呈現農業發展的歷史與未來,讓遊客了解雲林身為農業大縣更是台灣的糧倉,也彰顯了農業在地方經濟與文化中的核心地位。
陳璧君處長進一步介紹十大燈區,第一燈區「粼光遶境」,為顏思齊紀念碑,燈區遶境的起點。由建築藝術團隊B群與2041合作,為本次燈會量身訂作同名作品《鄰光遶境》並結合雲林世界竹地標之美名,以燈塔融合媽祖108顆珠簾的意像,結合靈感源為「生命之泉」的光球,並運用具自然溫度的竹面結構及由下而上纖細流動的光束,呈現顏思齊來台時,眼中波光粼粼的海洋,以及仰望天際、祈願媽祖守護和祝福的心境。啟燈期間晚上六點至十點,每15分鐘展演5分鐘的主燈聲光秀,帶領民眾步入一場光影交織的神奇之旅,更是對北港歷史文化與媽祖信仰的致敬。
第二燈區「祈福天光」,為北港朝天宮,是北港燈會的主燈,2017年由國際知名燈光大師周鍊,為廟景設計LED燈光雕,成為最美、最大的花燈;此外,朝天宮不僅廟宇本身是國定古蹟,更是國內第一個獲得2項重要民俗之保存者,包含「北港朝天宮迎媽祖」以及「北港進香」,每年吸引大量信徒與遊客來此朝聖。
第三燈區「笙藝興華」,為老街巷弄(安和街、共和街),彷彿是時光的隧道,由王耀瑞、王耀新、王耀騰、顏三泰、黃志偉、曾良美、李建男、蘇俊碩、黃水水、吳宗保與蔡享潤等眾多老師共同製作,周圍佈置天空竹編花布燈籠、天空六十甲子燈籠、竹編斗笠燈籠、天空金甘堂懷舊燈籠、油紙傘牆、萬金如意蒸籠牆,帶領人們走進北港舊時光,回憶傳統的手工藝和生活場景,還有白蛇傳燈組與招財小靈蛇燈組,為遊客送來幸福與吉祥。
第四燈區「笙憶遊閣」,為北港義民廟,由顏三泰老師操刀,在廟前裝設藝閣車,承載著當地人民對傳統文化與信仰的深厚情感,周圍還有牛車裝載著滿滿的傘牆與24節氣燈籠、可愛的生肖燈組,另外還有義犬將軍花燈,為官方認證的動物神,是一段情感的共鳴,讓民眾在欣賞藝術裝置的同時,也能理解北港文化底蘊和歷史情懷。
第五燈區「永續虹光」,為水道頭文化園區,以作品表達「信仰」與「永續」結合的城市美學,其中,園區慢濾池的藝術作品與景色交合,呈現雲林山、海、平原特色:海線,對應日本長野縣藝術家杉原信幸《媽祖淨化大海的船-串吊蚵的光巢》,利用大量蚵殼製作一艘意象與精神性兼具的方舟,將沿海蚵業養殖的日常風景轉變富含文化融合與生態關懷的美麗花朵;平原,對應《虹光》,以燈色柔和變化的圓球以及稻穗造型燈具呈現雲林豐饒糧倉的農業歷史到永續多彩的未來,進而呼應燈會主視覺。山巒,對應王怡婷的《編時之境》,運用北港居民多以毀損、失去機能但承載生活痕跡的藤竹構,結合光與金屬線築出一個凝結時間與記憶的空間,同時向北港精緻的傳統工藝致敬。
另外第五燈區中的《熠熠》作品,由藝術團體2041與知名竹編藝術家徐暋盛合作,結合雲林世界竹地標意象並從雲林著名的生態四角出發,運用竹編、壓克力與雷射反光片以及縣內蝴蝶蘭或各特色花卉植栽打造一個融合多元物種的路徑,民眾穿梭其中同時通過路徑之孔洞觀看宿舍群美感,呈現文化與自然生態融合的駐留空間;李怡志的《盤古|金蛇飛龍》與B群的《風漾》,該團隊2022年參與的「聲態.生態新浪潮」獲文化部第九屆公共藝術獎「教育推廣獎」的合作方式進行,本次再次聯手並加入雲林工藝之家周秀惠老師共創;《應天佑民.海上粼光》由丁仁桐、吳炯韋、宋羿蓁、詹秋得、林明昌共同創作,作品有九成材料來自海漂廢棄物,例如漁業使用的浮球、繩索、木材等,將之轉化為媽祖與動物共乘的未來方舟,呈現藝術創作的永續思考以及萬物共生的守護信念。不僅如此,日式的宿舍群,還有黃志偉老師團隊的「藝閣扮仙體驗」,增添了互動性與趣味性,是燈會歷年來備受矚目的亮點活動,遊客換裝後穿梭各燈區,深度融入北港燈會獨特的文化氛圍,感受如戲般的奇幻旅程。
第六燈區「光輝歲月」,為北港登記所,是雲嘉最早興建的司法登記所也是歷史建築,由佛光山雲林講堂展出「心靈環保,節能減排」主題,有腳踏車發電祈福燈、觀音菩薩心靈許願池,並有心靈法語抽祈福卡活動等;周邊也有朝天宮的媽祖、千里眼與順風耳燈組,再搭配建築日式氛圍,有當代藝術牆和大量日式燈籠點綴其中,不僅能感受到建築本身的歷史風華,還能品味北港燈會的藝術魅力。
第七燈區「戲遊藝事」,為大復戲院,雲林作為布袋戲的發源地,特別邀請「黃世志電視木偶劇團」,打造一座多功能布袋戲舞台,每日下午2點-6點,黃世志電視木偶劇團上演水果三劍客、內台金光戲等戲碼、布袋戲影片播映及手偶互動體驗,不僅重現傳統布袋戲的經典魅力,更融入現代科技元素,讓觀眾感受不一樣的創新演繹。
第八燈區「祥蛇獻瑞」,為北港鎮公所,搭配《小龍財神來報喜》、《小龍來賜福》、《森林音樂會》、《歡樂樂團》、《大家一起來運動》等等多件主題花燈,要讓北港「蛇來運轉,蛇麼都好」。
第九燈區「金運無量」為北港武德宮操刀製作座虎財神花燈與環保地庫金爐花燈,燈飾製作皆使用環保節能的LED燈具,作品都以細緻工藝打造,既傳遞祝福也引領大家關注環保議題。
第十燈區「光耀未來」為北港文化中心,由吳登興及王耀新等老師聯手打造,以「趣味」與「文化」結合傳統創意,打造出充滿童趣及特色的燈組。
文化觀光處補充【2025北港燈會-粼光遶境】系列活動
一、「媽祖粼光祈福」造型小提燈限量領取
1.索取方式:2/3-2/14期間每日18:00起,於水道頭文化園區活動服務台,經工作人員確認完成以下步驟,即可索取小提燈(每日限量)。
2.擇定北港燈會3個燈區拍照打卡,並上傳至個人FB或IG,標籤「#燈會原鄉在北港」且設定公開分享。
3.下載「慢遊雲林」APP,並點讚「慢遊雲林」粉絲專頁。
二、顏思齊紀念碑圓環
聲光秀:2/3-2/14期間,每日18:00-22:00,每15分鐘,展演5分鐘。
三、北港朝天宮
朝天宮元宵晚會,超級紅人榜來到北港,2/11(二)晚上6:30,於北港義民路與民主路交叉口,有于美人、蔡昌憲、許志豪等等眾多歌手輪番演出。
四、「巳事如意慶元宵」千人元宵踩街活動
2/11(二)千人DIY提燈踩街慶元宵。
17:10朝天宮引聖火儀式→17:45北辰國小司令臺前→成功路→北辰路→公園路→文化路→光明路→義民路(橋下)→民生街→中山路→北港朝天宮。
五、老街巷弄(含義民廟)
1.街頭藝人表演活動:1/24-1/26、1/31-2/3、2/7-2/9、2/11、2/14(每日18:30-20:30)。
2.彩繪燈籠體驗(18:30-19:30,每半小時一場)
1/25、1/26,2/1、2/2、2/8、2/9。
六、北港登記所
1.佛光山雲林講堂,2/3-2/14期間每日17:30-21:30,「心靈環保,節能減排」,互動燈組及心靈法語抽祈福卡活動。
3.彩繪燈籠體驗(18:00-20:30,每半小時一場)
2/3、2/7、2/8、2/9、2/12、2/14。
4.街頭藝人表演
2/3、2/7、2/8、2/9、2/12、2/14(每日18:30-20:30)。
七、水道頭文化圈區
1.藝閣扮仙體驗,1/25-2/14(不含除夕),每天13:00-18:00扮仙逛燈區!關注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粉專,將線上抽出100位幸運名額免費扮仙體驗。此外,現場也可報名體驗,燈會期間體驗價每人1,000元(原價2,000 元)。
2.水道頭燈會市集與表演:1/29-2/14,年節假日14:00-21:00、平日16:00-21:00。街頭藝人表演(十角水塔旁):1/29、1/30、1/31、2/1、2/2(每日15:00-21:00);2/8、2/9、2/12(每日15:00-17:00)
3.十角水塔聲光秀:2/3-2/14,17:30-22:00,每半小時一場。
4.園區街頭藝人表演:2/7、2/8、2/9、2/12、2/14(每日18:30-20:30)
5.彩繪燈籠體驗(18:00-20:30,每半小時一場)
2/3、2/7、2/8、2/9、2/12、2/14。
八、北港文化中心
1.1/18-2/5,徐志綱-台灣經典鐵道風情展。
2.2/8-2/25,陳陽春-陳陽春大師紀念特展。
九、「情人節活動」星空球魔法棒限量領取
(1)索取方式:2/14,18:00起,於水道頭文化園區活動服務台,經工作人員確認完成以下步驟,即可兌換。
(2) 2個人比愛心或身著愛心服飾、飾品於水道頭燈區拍照後上傳打卡,並上傳至個人FB或IG,標籤「#2025北港燈會粼光遶境、#我愛北港」且設定公開分享,換完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