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全民運動政策並提升地方運動設施使用效益,新竹縣政府積極爭取教育部體育署「優化全民運動與賽會環境計畫」補助下,推動多項運動場館升級工程,日前「竹東鎮四重段社區籃足共用型場地建置工程」及「竹東鎮立游泳池多功能教室改造工程」2案獲中央核定總經費2100萬元補助,分別預計115年5月及114年9月完工,期盼打造竹縣首座籃足共用型運動場及活化鎮立游泳池多功能教室,讓每位縣民都能就近輕鬆享有優質運動環境。
縣長楊文科強調,籃足共用型球場已在歐美、日本等先進國家廣泛推動,能在有限土地資源下滿足多元運動需求,是國際體育場地設計的新趨勢。此次改建籃足共用型球場與附設多功能教室的推動,導入創新設計理念與中央資源挹注,皆是回應縣內多元族群與運動習慣的需求,象徵地方運動設施從「單一功能」邁向「多功能、多族群、多時段」使用的新里程,未來將持續與中央及各鄉鎮(市)優化公共運動空間,導入創新設計與友善理念,將竹縣打造成全民運動城市。
「新竹縣竹東鎮四重段社區籃足共用型場地建置工程」獲中央核定補助1080萬元,總經費達1800萬元,基地位於竹東鎮中興路二段152巷,鄰近竹東鎮立幼兒園,現有二座籃球場因設施老舊、照明不足及安全性低,使用率逐年下降。縣府與竹東鎮公所攜手規劃導入「多功能共構」概念,將場地活化整建,成為1座標準五人制足球場(共用2座非標準籃球場)、1座標準籃球場(共用2座非標準足球場)及1座非標準籃球場(共用1座非標準足球場)等多功能共構場地。
教育局表示,透過創新的籃足共用設計,善用土地資源、提高使用效率,也為年輕族群與學校球隊提供更完善的訓練與賽事空間,展現縣府對體育發展與全民健康的重視。本場地更結合夜間照明改善,打造安全、舒適且具包容性的公共運動場域,提升全齡運動參與率。場地預計115年5月完工,完工後預計每年可服務逾8000人次,並舉辦超過10場各類型賽事及訓練活動。
此外,竹東鎮立游泳池也正同步針對閒置的二樓空間進行多功能教室改造,預計建置空中瑜珈與TRX等綜合教室,提供鎮民更多拳擊、韻律有氧、空中瑜珈、重量訓練等課程選擇,提升游泳館的多樣化使用。該工程總經費為300萬元,中央補助180萬元,工程預計114年9月完工。教室採用高彈性運動木地板與隔音設計,強化舒適性與安全性,並結合無障礙設施與女性友善空間規劃,打造全齡共享、性別平等的友善運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