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人知道,35年前中國的野生動物紀錄片是怎樣拍攝的。他們抓住一隻鳥兒,將牠的腳栓在樹枝上,退開合適的距離,按下拍攝鍵。如果要拍攝特寫鏡頭,就直接從學校借來標本放到草叢中。
奚志農從小就熱愛自然,喜歡動物。1983年,高考落榜的他成為了攝影助理。他本以為能夠拍攝美麗的鳥兒,沒想到拍攝的卻是標本。剛剛19歲的他不明白,眼前明明有鳥飛過,遠處明明有成群的黑頸鶴,為什麼攝製組非要養鳥、拴鳥、驚鳥,甚至拿一個標本來以假亂真?
年輕的奚志農問出了自己的疑惑,結果攝影師不耐煩回答:「你不懂!」奚志農沒有再問下去,但那次拍攝卻成為了他永生難忘的經歷。他的心中只想著一件事:「我想拍自由飛翔的鳥兒!」
如今的奚志農,已經是一位54歲的知名攝影師,他在野生動物保護界名滿天下,但仍舊忘不了那個荒誕的開始。他是雲南省第一個鳥兒腳環的製作者,用於鳥類遷徙的紀錄。相機成為了他最好的工具。
他拍到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朱䴉。
拍到了返回東西伯利亞繁殖的雪雁。
更拍到了遊隼媽媽給寶寶們餵食的溫馨瞬間。
國家地理旅行剛剛在中國啟動的時候,首站就邀請奚志農作為帶隊攝影師。工作人員為他準備了十條適合拍攝野生動物的線路,東非、科隆群島、勘察加半島、阿拉斯加…都是一些物種豐富又充滿異域新奇感的地方。但奚志農拒絕了,他表示:「中國有這麼多獨一無二值得拍攝的地方,我不想去國外。」
放棄這麼好的機會,聽起來很傻,但奚志農對「獨一無二」、「值得拍攝」深有體會。他找到了讓他名滿天下的滇金絲猴,也遇到了讓他至今都會語氣黯淡的藏羚羊,他曾看到最壯美的山河,也記錄下因為人類的擴張,野生動物越來越狹小的生存空間。
奚志農遺憾地說:「我們的孩子可以很容易地說出國王企鵝在南極怎麼生寶寶,非洲原野上的牛羚如何遷徙,但是對我們中國這塊土地上特有的野生動物,卻連名字都叫不出來。」
2001年時,奚志農拍到了「滇金絲猴」,榮獲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獲BG野生動物攝影師年賽「瀕危物種」單項大獎,這也是中國攝影師首次獲此殊榮。
最早在1890年,一名法國傳教士在雲南省西北部的白馬雪山,從當地獵人的手中得到了一個滇金絲猴的標本。在此後的半個世紀裡,再沒有關於這個物種的任何消息。15年前,奚志農六次進入白馬雪山,跨越三年,拍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份滇金絲猴影像資料。
滇金絲猴是中國特有的珍稀瀕危物種,奚志農拍攝的滇金絲猴登上了《國家地理》封面。他深深記得,自己進入雲南省林業廳宣傳部工作,跟著保護區的工作人員一起進入白馬雪山的經歷。他們從海拔2000多米爬到4000多米,100多個日夜,背著沉重的攝影設備,在100平方公裡的猴群活動範圍,找尋一種消失了半個多世紀的生物,像在沙海裡找金子。
1993年5月,奚志農第三次進入白馬雪山。他帶來的大米已經吃完,猴子卻依舊沒有出現。第二天一早,垂頭喪氣走在返程路上的奚志農,發現了新鮮的猴糞。他迅速穿過一個叫「杜鵑嶺」的山脊,看到溝對面一棵高大的冷杉樹上,坐著一個猴子家庭。
「我當時什麼都顧不得,趕緊找一個最高點,把外衣一脫,把機器往石頭上一擱,找到猴子焦點一清就一按!」看著鏡頭裡的滇金絲猴慢條斯理地吃著松蘿,鏡頭外的奚志農哭得淚眼模糊。
10個月後,奚志農第六次進入白馬雪山,拍到了一張名為《母與子》的照片。母猴抱著孩子,孩子從臂彎裡怯怯地看向世界,牠的神態與人類幾乎沒有區別。此後的10年裡,奚志農一直對滇金絲猴進行持續跟蹤拍攝。
1998年柯林頓訪華的時候,收到的禮物中就有一張奚志農拍攝的滇金絲猴照片。他拍攝的照片登上了《國家地理》、《BBC野生動物》等等世界最頂級的攝影期刊,金絲猴也被越來越多人知曉。
2001年時,他去英國領了夢寐以求的大獎,2015年時,威廉王子竟跑到西雙版納去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