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華總會長魏家祥炮轟,財政部長林冠英洋洋洒洒宣稱整理出「TARUC撥款」課題的演進表,但這份避重就輕的「演進表」更加突顯他的心虛。
他在臉書擬文指出,近兩個月來,林冠英對TARUC撥款課題,共發表約15篇文告(15!),但由始至終都閃避他提出六道核心的問題。他披露,6道提問分別是:(i)如果政府不應該撥款TARUC,為何林冠英、郭素沁、張聒翔等2017年還炮轟當時的政府給得太少?他們當時在演戲嗎?(ii)請拿出證據佐證馬華干預TARUC的學術自由。連身為行動黨黨員的馬來學者Tajuddin Rasdi都力挺馬華的辦學理念,林冠英為何要栽樁嫁禍?(iii)如果林冠英秉持「教育純粹歸教育」的立場,那為何林冠英沒反對宗教和教育結合的宗教學校或教會學校?是雙重標準嗎?(iv)為何MARA照舊獲得37億,私立大學UniKL也獲得2460萬,唯獨造福華社的TARUC行政撥款被砍至零?(v)我挑戰林冠英廢除政府大學的入學限制。林冠英是要一邊維護政府大學的入學限制,一邊打壓造福中等家庭的TARUC嗎?(vi)為什麼財政部長不務正業,插手處理教育的問題?教育部長不也說每年會資助TARUC嗎?他說:「既然這六道核心問題,林冠英一次都沒回答,他還敢說整理出「演進表」?林冠英避而不答,不代表這些核心問題不存在,希望林冠英明白成語「掩耳盜鈴」的典故。」「再者,林冠英也很不了解市場運作。每一年,幾乎每一所大專都會調整學費,TARUC不例外。2018年10月23日,TARUC申請調整學費的頂限(Cap),因為需應付通貨膨脹率、教職員薪金調整及提升大學設備,這在申請函第iii項清楚交代;2018年11月2日後,再提進一步調整學費,因為林冠英大砍行政撥款至「零」。」?換言之,10月申請調整學費的頂限(Cap)是法律賦權每隔三年的慣例做法,幾乎每所大專都這麼做,而11月再提進一步調整學費,是源於突髮狀況,50年來的頭一遭。「這是很淺顯易懂的道理,我難以相信*財政部長*和*教育部副部長*竟然無法明白。」魏家祥闡明,關於TARUC學費的調整幅度,林冠英也仿佛瞎子摸象。「我在公開場合說得清楚,政府大砍TARUC行政撥款至「零」,相等於學費總收入的15%。而TARUC若採取應對措施,如增加新學年學生人數、減少新學年各部門預算等計劃,就能拉長補短,一定程度控制學費的漲幅,讓TARUC繼續造福華社,持續成為優質廉宜的大專學府。」他狠批,林冠英發了這麼多文告,大部分都在重複14字——「政治歸政治,教育歸教育」、「政教分離」。他說:「如果這樣的論述站得住腳,他應該直面回應我的質疑和挑戰。但可惜,他完全不敢回應。現在連所謂的演進表也要避重就輕,套用一部賣座電影的名稱,這是比心虛更心虛的演進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