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句話是從宋代,
開始流行的。在古代,這句話被大家看成理所當然,
到至今,許多家庭的長輩們仍這樣教導晚輩。
但是,各位有沒有想過,這句話還適用於,
現今社會嗎?
台灣有位現年才15歲的男孩-周益勛,
對此有著不同其他人的看法!
周益勛,現年15歲,相當於國中升高中的年紀,
現在卻已經是矽谷炙手可熱的工程師,擁有這樣傲人的成就,
確並非現有的教育造就的。
周益勛其實和孩子沒兩樣,讀一樣的國小、國中,
父母也和其他的父母沒兩樣,希望他能進入名列前茅,
進入名校擁有好文憑。
一開始,周益勛正如父母期望的那樣,
在校成績一直排前段,可是讓爸媽開心之餘,
他卻一直茫然著,不懂執意著這一切的意義。
之後,他將時間、重心轉移到自己喜歡的事物上,
成績也開始下滑,遭到家裡和學校的老師們的責難,
然而他有他的堅持,也就不在乎別人怎麼談論他。
更讓人讚嘆的是,周益勛僅僅15歲便如此獨立自主,
他默默的存錢,買下了一張飛往美國的機票,
前往矽谷去追夢。
待在矽谷的這兩周,讓他的眼界一下拓寬了許多!
他努力學習英文,也在美國人熱情奔放的個性影響下,
變得主動、積極的找人溝通,藉此學習了更多。
最重要的是,在美國他看到了「不同的驕傲」,
那裡沒有人會炫耀自己的學歷,
只信奉「能力與勇氣」。
去年,周益勛到北京參加了AWS技術峰會比賽,
還在台灣申請上美國YCombinator創新學校課程。
現在的周益勛,並不在學校念書,而是擔任,
一間App開發公司的實習全端工程師。
這樣特殊的際遇與成就,一般人難以想像!
在訪談中,周益勛大方地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
卻並不特別推崇自己的經歷,因為他認為,
自學的這條路適合他,並不代表就適合所有的人。
此外,他也希望大家想想「剝除了成績和學歷之後,
我們學生還剩下什麼」?這是每個人,都要深思的問題。
讀書、有高的教育程度固然是好。
只是,這絕對不是唯一的出路!
原文出處:人生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