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撈生,還是我的撈生?
馬國國會下議院副議長倪可敏呼籲,旅遊與文化部應儘速將「撈生」文化列入國家文化遺產。他認為此舉可展現馬國希盟政府的開明作風,同時也可避免其他國家捷足先登。
其他國家?是我們嗎?(海峽時報)
沒做好功課?
馬國文化遺產基金會成員吳恆燦很快跳出來打臉副議長大人,提醒他「撈生」早在2009年就已被列為國家文化遺產,再將「初七撈生」列入文化遺產恐怕沒什麼必要。
話雖如此,倪可敏在「人日」(11日)講的那番話無疑再度吹皺新馬兩地美食輿論界的一池春水。
馬國下議院副議長倪可敏。(網際網路)
撈生的由來到底是什麼?
撈生在新馬兩地已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道佳肴,但紅螞蟻還是稍微爬梳了一下資料,與蟻粉一探撈生的起源。
「撈生」源自粵語,是「撈起魚生「的簡稱。」「撈」是攪拌的意思,「生」即指魚生,照字面上的意義就是將生魚片與其他食材攪拌在一起食用。
撈 生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朔到古代的中國廣東,作為有名的魚米之鄉,當地人很早就有將鯇魚拿來拌以姜蔥等配料生吃的習慣。這道菜肴隨後開始在廣東、香港和澳門興 起。然而,鯇魚製成的生魚片容易滋生寄生蟲,香港和新加坡的殖民地政府在上世紀40至50年代遂以「生魚片含菌,不衛生」為由,禁止商家售賣魚生。
關於魚生故事到這裡有了分歧,從兩種說法可窺見新馬兩地民眾對現代撈生起源的不同見解。其中一說是上世紀60年代,本地 飲食界的四大天王(譚銳佳、冼良、許國威、劉育培)將顏色單調的魚生配料加以改良,成為獨特的酒樓年菜。但更為普遍的說法是,在當時仍是英屬殖民地馬來亞 森美蘭州的芙蓉市,一間名為陸禎記的餐廳在1940年代以羊城(廣州的別稱)魚生為名,引進這道菜肴,並加以改良成如今常見的七彩魚生。隨後,新馬兩地的 其他餐館紛紛群起效仿及創新。
經過不斷的改良,撈生的主要材料生魚片從鯇魚改為三文魚,配料也慢慢確立為切成絲的生菜、西芹、紅蘿蔔、白蘿蔔、大蒜、青蔥、青瓜、子姜、蕎頭及柚子等,輔以薄餅脆片、花生碎和芝麻,醬料則以酸梅膏與桔子汁為主。
魚生經過改良成為如今新馬兩地華人熟悉的樣子(網際網路)
配 合新馬兩地不同籍貫華人的習俗,起筷撈生時眾人齊喊福建話的「發啊!或」廣東話的「撈起!」,加上其他吉祥話語,營造出非常熱鬧的氣氛。這些元素合併起來 逐漸形成新馬兩地民眾都非常熟悉的撈生文化。在農曆初七的「人日」撈生自此成為新馬兩地民眾每年逢年過節不可或缺的必吃美食。
熱熱鬧鬧的撈生已成為新馬兩地華人過年不可或缺的習俗(網際網路)
然 而,就如過去曾引起新馬兩地民眾爭論不休的其他傳統美食,撈生似乎也難以打破「誰是正統」的窠臼。新馬兩地爭奪傳統美食話語權的歷史由來已久,信手拈來就 有曾被美國CNN將列為新馬兩國共同國糕(National Cake)的班蘭蛋糕、被CNN選為「世界50大最佳甜點」並冠上新加坡大名的煎蕊、甚或是《孤獨星球》(Lonely Planet)的《終極吃貨清單》(Ultimate EatList)里,力壓新加坡的辣椒螃蟹成為亞洲最佳美食的馬國咖喱叻沙等,可見「誰的美食比較好吃」,抑或「好吃的美食屬於誰」,無時無刻都觸動著兩 國民眾的敏感神經。
CNN將新加坡煎蕊(chendol)列為世界50大甜點之一,引起馬來西亞網民不滿。(CNN)
爭個魚si網破不如相愛相惜
2012年,在新馬競相爭論誰是撈生始祖的風口浪尖上,據傳最早引入魚生的陸禎記後人陸志就曾出面緩頰,表示魚生究竟最早由誰發明已經無從考究,希望民眾切勿為此再陷入無謂的口舌之爭。
陸禎記後人陸志就勸請新馬勿再爭第一虛名(馬來西亞光明日報)
新 加坡與馬來西亞在地理、歷史、文化上有著極為緊密的連結,如此脈絡下新馬兩地自然產生同質性極高的飲食文化。南洋傳統美食是新馬兩國幾代人共同努力的成果 結晶,與其費盡唇舌去爭辯「誰是正統」或「誰更好吃」,不如放下彼此分歧,心平氣和坐下來,好好享用專屬於新馬,有別於其他國家的傳統美食。
就如本地美食家林益民所言:「重點不在於誰搶先奪得『初七撈生』這個文化遺產虛名,而是享受這個習俗文化,和親戚好友一起撈,討個吉利、享受佳節氣氛以及增進感情。」
林益民也告訴《新明日報》,新馬兩國本來就是一家人,並不需要為此爭個你si我活。
本地著名美食家林益民。(聯合早報)
別忘了撈生最重要的內涵,「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與親朋好友和隔壁「鄰居」一起撈、一起分享、一起「發」才是最大的樂趣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