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通過 7 步讓你用會這些看似複雜布置、又毫無規律可言的各種按鈕,不再被車內按鈕神煩。
首先是認識汽車的基本功能分區,大致上這些按鈕的布局不會發生太大變化,都會呆在基本區域之內。
按鈕不亂:分區布置 伸手可及
就算您是對車內按鈕布局完全不了解的全新車主,看了這張圖也該有個大概印象了。另外,這雖然不是座艙按鈕布局的鐵律,不過基本也都差不多了,畢竟習慣已經延續幾十年。這些按鈕一般都按需要和相關性布置。比如,行駛時最常用、廠家最希望你用到的,肯定能在方向盤附近找到(轉向燈、雨刷、定速巡航多功能按鍵等);燈光一般在中控台左邊(近光、示寬燈、儀表燈),空調和多媒體在中控台正中,和性能、行駛相關的一般放在檔把附近(ESP、四驅系統、運動模式等);車窗車門反光鏡相關的都在門上;座椅控制通常在座椅側面。當然上面都是常見車型,特例我們也會儘量列舉。
燈光部分
燈光是平時最常用到的功能之一,因此先拿出來說說。大燈控制主要有兩個位置,歐系主要占據方向盤面板左側,日韓系則以方向盤左側撥杆為 ” 陣地 “。這兩種方式其實各有優劣,只要適應都沒有任何問題。而且各種按鈕的指示都是統一的,所以不會有識別難度。隨著燈光技術發展,諸如自動大燈、全天候燈、停車指示燈甚至夜視系統也越來越普及,好在這些燈光標誌一般都非常形象,比如夜視系統就是車道上方一輪月牙,一目了然。
多媒體控制:
多媒體部分是品牌建立個性的地方,不過整體來看基本都是大同小異。而且畢竟各位都或多或少用過家用 CD、收音機或 DVD 等設備,車載設備只是這些配置的 ” 集大成者 “,對消費者來說一般沒有任何上手難度。
另外,高端品牌一般還有自己獨立的人機互動系統,操作都有單獨的撥杆、旋鈕或手寫板等。但這些系統通常各有各的特點,無法在一篇文章里統統體現,而且和本文宗旨不符,因此不做單獨介紹了。
空調系統和舒適性功能:
空調是日常使用時最常用的功能了,幾乎天天都要用到。不過可能您只知道每天打開空調就能有涼風吹出,但對各個按鈕和旋鈕的功能可能並不那麼了解。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一下。
無論手動還是自動空調,我們都可以選擇內外循環。內循環就是空調系統從車內吸取空氣,外循環自然就是吸取車外的空氣了。如果您長時間在城市中行車,或者遇上揚塵風沙等天氣,則一定不要開啟外循環,否則車內空氣只會越來越差。部分帶有空氣過濾系統的車輛則可適當放寬。
車窗、車門和玻璃控制:
車窗和車門相關的功能鍵一般都在車門上,如中控、車窗升降、後視鏡等。不過日韓系控制後視鏡的按鈕,一般習慣放在方向盤左側儀表台上。另一個特殊例子是奔馳,把座椅調節和座椅記憶也一起放在了車門上,的確比較方便調節,不用特意伸手向下夠。
座椅相關控制:
座椅雖然是我們肯定要接觸到的部位,不過與它相關的按鈕的確不多。我們常見的是手動調節座椅和電動調節座椅。電動又按可調節靈活度分成 4 方向、8 方向、12 方向等等。我們常見的車型以手動或 8 向以下電動調節為主。另外,中高端車型還帶有座椅按摩等功能。
性能與行駛相關:
座椅再舒服,還是用來幫助我們開車的。既然要開車,各種和性能、行駛控制相關的功能自然十分重要。這種按鈕一般分布在檔把附近,方便駕駛者右手不離開檔把太遠就能控制車輛性能。
【甚至有部分車型已經放棄了檔把,轉而使用旋鈕控制檔位】
當然,性能和行駛控制也是有不同側重的。比如家用轎車偏重的就是諸如自動泊車、電子手剎等便利性功能;性能轎車和跑車在這裡放的多是諸如運動模式、懸掛硬度等調節功能;而 SUV 在這裡放的當然就是四驅模式和越野模式控制了。另外,四驅模式也有很多形式,體現在車內按鈕上就是各種各樣的不同模式,簡單的有一個自動全部解決的,複雜的則是一排排按鈕,原始的則依然保留機械式分動箱杆。
方向盤快捷控制:
方向盤則是近幾年各大廠商著力發掘的各種按鍵新 ” 領地 “。放在這裡,不僅方便駕車者,也減少了雙手在中控台和方向盤之間的反覆動作,減少了危險性和疲勞感。不過什麼功能才會放到方向盤上呢?肯定是最 ” 分心 ” 的功能,比如電話、多媒體控制、訓航控制等功能。另外,右側的雨刷撥杆目前功能也越來越多,比如很多車型都加入了雨刷器隨車速調節的功能。總結:汽車的設計雖然各有不同,但車內操作按鈕基本都是這個樣子。不過上面這些還僅僅是目前最常見的,因此難免有遺漏之處。如果您想徹底了解愛車的各種功能,當然還是要仔細閱讀愛車的說明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