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2021跨百光年」系列活動今(24)日啟航首發,今晚7點啟動「光」彩奪目照耀愛河灣,揭開為期11天的「跨百光年」序幕。高雄市政府特別製作「時間攻略」,讓跨百追光零時差,想體驗全台唯一海上舞台的民眾,記得購票搭乘文化遊艇,晚間7點更有無人機的開幕限定演出。民眾更能透過手機或電視,鎖定中華電信MOD、Hami Video觀賞多視角轉播,也可透過高雄市政府LINE官方帳號及臉書等社群平台收看,感受跨百、跨海、跨界的高水準精彩震撼。為配合防疫,市府也再度呼籲,現場民眾務必全程戴口罩,今晚6:00至10:30活動期間,觀眾區全面禁止飲食,衛生局、警察局與文化局編組的「快速反應隊」將機動進行稽查、勸導。
備受矚目的全台唯一跨年海上舞台,從今晚7點起正式演出。由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的簡文彬總監、百人編制的高雄市交響樂團,以及陳俊志醫師帶領的寶來國中、建山國小、荖濃國小等校一百二十人的合唱團,與尼布恩合唱團,首登跨百光年海上舞台演出。來自高雄原鄉的天籟之音,雖然家鄉翠綠青山曾經崩毀,但傳統文化與音樂帶給他們滿滿的力量,在陳俊志醫師與學校、家長的齊心努力下,仍堅毅地透過歌聲激盪世界的共鳴,在多個國際大賽奪下金牌,更代表高雄、臺灣受邀到世界各國演出;遠在六龜山區的孩子們,特別來到百里之外的海上舞台,山海大城與高雄的歷史連結,如同在高雄流行音樂中心的低塔所展演的「音浪奇想」,以甜美歌聲吟唱對家鄉與土地的熱愛,並祈願世界和平。
在曲目安排上,由簡文彬指揮帶領高雄市交響樂團以蕭士塔高維奇全曲洋溢著明亮歡樂氣氛的《節慶序曲》,揭開跨百光年啟動的序幕;緊接著由寶來國中、建山國小、荖濃國合唱團與尼布恩合唱團搭配交響樂團傳唱花蓮阿美族太巴塱部落歌謠《太巴塱之歌》,整首歌透過簡單的「Ho Hay Yan」的虛詞吟唱,表達所有人對於家鄉與土地的熱愛;以及由陳俊志醫師與合唱團所帶來的《布農組曲》,透過不同的編曲方式,將和諧圓滿的概念完全融入在布農族傳統音樂中,祈願世界能夠和平平安,最後是來自卑南族南王部落的《南王系之歌》,輕快與歡騰的節奏,正告訴大家一場混合著歌聲、舞蹈和歡樂呼喚的慶典即將展開!
今晚無法親臨現場觀賞的民眾,可透過中華電信MOD、Hami Video收看,這也是MOD跨年專區首次採取多視角轉播。今晚6:45開始,MOD、Hami Video將以「跨百光年啟航首發」、「原聲天籟海上交響」、「海上舞台全視角」、「上帝之眼-飛航視角」等4個視角進行轉播,觀眾可透過手機、平板、桌上電腦、電視等多螢幕觀看直播,自己當導播選擇想要觀看的畫面,全方位體驗、感受與現場零時差的聲光視覺震撼。
此外,從今晚起至110年1月3日止,連續十一個夜晚,由高雄市政府文化局與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共同策劃十一場跨界多元、絢麗豐富的節目,動員近700位表演者,透過遊艇接送登上海上舞台演出,陣容十分浩大,包括「桑布伊X楊智欽指揮X高雄市交響樂團—原民靈魂美聲交響」、「十鼓擊樂團—海內外認證臺灣鼓樂之光」、「紀華麟X藍色狂想樂團—高雄音樂酒吧先驅」、高雄在地獨立樂團「淺堤 Shallow Levée」、「DJ賴皮MR.SKIN—臺灣新科派對之王」、「九天民俗技藝團—臺灣傳統生猛鼓陣」、「楊智欽指揮X高雄市交響樂團—新年音樂會」、「歐開合唱團一原聲爵士無伴奏合唱」、「黃瑋傑與山寮樂隊—雙金客家民謠搖滾樂隊」、「楊智欽指揮X高雄市交響樂團—經典電影音樂之夜」等陸續登場,請觀眾拭目以待。
高雄跨百光年系列活動眾多,每天晚間6點半至10點半展演。其中以「光影展演」為主題的百年視窗,透過在愛河灣出口附近的大元國際大樓外牆Led螢幕上,藉由影像投影帶大家回顧高雄的發展歷史;「跨百光年」則加入愛河灣、高雄流行音樂中心低塔、領航與領袖大樓光影展演;「奇想音浪」則在高雄流行音樂中心低塔演出。今天晚上7點則有愛河灣上空的無人機限定演出,內容相當精采。
活動周邊還有位在海音館前廳的「音樂築港」和海豚館2、3號的「老電視‧看高雄事」特展,也有海豚閃尾的快閃店和碼頭市集分別在海豚館1、4、5號及駁二藝術特區和棧庫群,讓你天天逛都大呼過癮,不買很可惜。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想從海上體驗高雄浪漫聖誕與新年氣氛,也可以選擇購票搭乘分別從棧貳庫和大義街底發船的文化遊艇航班,從海上觀賞演出。為讓全國民眾都可以零時差觀看跨百光年的精彩演出,透過手機連網,可在網路社群「樂高雄臉書」、「高雄市政府Line官方帳號」(需加好友),或是打開家中電視MOD,多重選擇、無時差地感受現場聲光震撼。
高雄市政府再次呼籲,請參加跨年等大型活動的民眾配合遵守防疫規定,務必全程戴口罩,若勸導不聽,將依傳染病防治法裁罰新台幣3千元以上1萬5千元以下罰鍰。居家隔離、居家檢疫及自主健康管理期間的民眾,也不要違規外出參加,否則依相關罰則處置;有發燒、呼吸道、嗅味覺異常、腹瀉等身體不適症狀時,也請不要參加大型聚會活動,期全面落實各項防疫工作,降低社區疫病傳播風險,共同守護市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