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縣政府重視學校師生通學安全,持續改善校園周邊通學步道,竹東中山國小爭取中央補助款再加上縣府自籌款共1169萬元,近日完成校園周邊暨行車安全道路改善工程,除優化人行步道,並結合街角的伯公廟形成小廣場,為當地居民及學生提供更安全及舒適的環境。
縣長楊文科表示,學校周邊的道路安全關係著學生的日常通學安全,因此縣府特別重視此次改善工程,將「人本交通」理念融入規劃設計,為校園周邊打造一個更安全、舒適的通學環境。未來縣府將繼續推動更多校園周邊交通改善計畫,積極營造友善的學習空間,並打造宜居的社區生活環境。
教育局長楊郡慈表示,此次工程總經費高達1169萬元,工程涵蓋中山路與新生路兩大路段,串聯中山路既有實體通學步道,進行總長265公尺的改善工程,改善範圍涵蓋道路人行設施優化與環境美化。
其中,中山路與新生路路口藉由原有圍牆移除,解決行車視線死角,並設置三角庇護空間,行人於此路口可兩段式穿越路口,新生路則是將原有圍牆退縮後建置實體人行道,人行道配合既有道路線型,人行道寬度維持1.5公尺以上。
另外一大特色在於新生路路口轉角部分結合街角的伯公廟,將校園圍牆大範圍退縮,伯公廟周邊形成一個行人通行兼具駐留功能的小廣場空間,提升學童通學安全同時,也優化了周邊鄰里的休憩環境。
中山國小校長呂惠紅感謝縣府對於這次改善工程的大力支持,大幅提升學童上學的安全性,讓學校師生與家長更安心,同時也優化當地社區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