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的繁體中文 WordPress 網站

美食

冒煙冰淇淋、蜂窩煤蛋糕…… 「網紅食品」很美味,可它健康嗎?

科技日報記者馬愛平

端午暑期如期而至,暑假又即將到來,一些受年輕人、青少年歡迎的「網紅」吃喝玩正擁有著旺盛的生命力、層出不窮。比如「冒煙冰淇淋」、「發光飲料」、「發光泡泡氣球」等網紅商品更是受到孩子們的追捧,在實體店、網店、微信朋友圈等都很熱銷。

「網紅食品」無疑是美味的,但是它到底健康嗎?

「’網紅美食‘是新時代下,技術進步的體現,大家對於新興食品的疑慮是正常的,解除疑慮需要用科學的態度和方式去面對這些新興食品。既要抱有食品安全的意識,又要科學化地食用這些食品,才能兼顧健康和美味。」16日,科信食品安全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鍾凱博士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一夜爆紅」風生水起

「’網紅食品’並非一個能在食品科學上定義的種類,沒有什麼嚴謹的描述。近年來媒體所稱的’網紅食品’,其意思大概是’在網絡上突然爆紅的食品’。 」食品安全資深媒體人洪廣玉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網紅食品」,在百度百科裡這樣定義:「指的是一些微商通過特殊營銷方式,將自製食品包裝成’網紅’,在微信朋友圈裡銷售。這些食品存在監管難度,並有較多的質量和安全隱患。」

冒煙冰淇淋、蜂窩煤蛋糕…… 「網紅食品」很美味,可它健康嗎?

無論如何定義,作為一種「新食尚」——「網紅食品」,多指通過網絡或者朋友圈微商等選購的美食。從私房美味到家釀果酒,從早茶點心到夜宵小吃,從美容靚湯到食補偏方,「網」裡「圈」裡出售的食品無奇不有。一些賣家利用社交媒體特殊的宣傳、營銷方式,將自製食品打扮成「網紅」,賣得風生水起。

「網紅食品」都有哪些種類?記者了解到,目前的網紅食品有發光飲料、冒煙冰淇淋,手作糕點飲品,如chiko曲奇等。發光飲料內的發光器就是一個底部嵌著金屬片的塑料小方塊,內置一個發光燈泡,當小方塊與飲料接觸就會導電發光;而冒煙冰淇淋就是在攪拌好的奶油中加入液氮快速攪拌成型,吃到嘴裡會從口鼻中冒煙;手作糕點飲品宣稱「純天然、毫無添加劑」。

什麼樣的食品能突然爆紅呢?洪廣玉說,實際上很難預見,這些食品既可能是真的好吃,也可能是在外形上、工藝上新奇,還可能只是營銷手法上有新意。

能博眼球未必營養

「某些在朋友圈推銷的『網紅食品』,經常會吹噓一些神奇的治療或『養生』功效,這些食品要麼是虛假宣傳,要麼就是添加了不明藥物成分,尤其值得警惕。」洪廣玉說。

冒煙冰淇淋、蜂窩煤蛋糕…… 「網紅食品」很美味,可它健康嗎?

洪廣玉解釋,有一些『網紅食品』只是新的外形和工藝,比如,『髒髒包』、『蜂窩煤蛋糕』只是新的麵包、蛋糕形態,跟食品營養沒有必然關係。但是食品在追求『新奇』的過程中,確實可能引進新的原材料、工藝或包裝容器,這也會帶來新的食品安全風險。」

「網紅食品」的製作過程都怎樣完成?人體健康有多大危害?

業內專家稱,發光飲料中的塑料小方塊,直接和飲料接觸,必須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對和食品直接接觸材料的相關規定。普通鐵或鋁做的導電片、不合格塑料等是不能直接和食品接觸的,長期浸泡在酸性飲料中會釋放出有害物質,如鉛、鎘、汞等有害重金屬。塑料中單體也會產生遷移而轉移到飲料中。

而冒煙冰淇淋所使用的氮氣必須為食品用氮氣,必須符合食品用氮氣的國家標準,禁止使用工業氮氣,否則就屬於是違法使用工業原料生產食品。

此外液氮有零下196攝氏度的低溫,稍有不慎可能會導致凍傷。手作糕點飲品生產者應具備生產食品資質,有生產者健康證明。二而其生產過程無人監管,其生產使用了什麼樣的原料,何種添加劑,成品是否符合國家標準都無從談起,成品的安全性無法得到保證。

那麼,這些「網紅食品」的營養如何呢?

鍾凱認為,對於食品不能單獨地拿出來評價食品的好壞與否,關鍵要看整個飲食體系。膳食體系平衡的話,吃一點所謂的「垃圾食品」並不影響健康。同樣如果膳食體系不健康,儘管吃一些所謂的補品,效果也不會太明顯,關鍵還是要平衡人體攝入的整體營養元素。

迅速爆紅隱患重重

實際上,就在「吃貨」們忙著下單時,「網紅食品」卻常常被揪出:無證銷售、質量問題、逃避監管……隔著網絡很難驗證食品原料色、香、味的真偽,而且,由於過度追捧「網紅」,一些消費者對朋友圈裡銷售食品的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地址、生產原料等信息不太關注,也給不法賣家帶來可乘之機。

然而,這類輕易俘獲一眾吃貨的高人氣「網紅食品」再次爆出了食品安全問題。

冒煙冰淇淋、蜂窩煤蛋糕…… 「網紅食品」很美味,可它健康嗎?

就在這幾日,福建、海南等地加強了對紅糖饅頭的檢查。因為就近日,浙江永嘉警方偵破了一個「問題饅頭」系列案件,打擊早餐攤位37個,抓了41人,涉案金額高達300餘萬元。起因是,去年12月,永嘉警方接到舉報,說有加頗受追捧的饅頭店的紅糖饅頭甜分異常。經過抽查檢測,民警發現店裡的饅頭中環已基氨基磺酸鈉(俗稱甜蜜素)嚴重超標。

記者了解到,生產和加工食品的企業、餐廳等應具備相應食品生產加工資質,生產食品用原料、和食品直接接觸材料應符合相關國家標準要求,生產過程中不能違法使用禁用添加劑。而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網紅食品大多無生產、銷售食品的資質,也未獲得QS綠色食品安全認證標誌,屬於違法生產、銷售食品的行為。凡是非法製造食品或製造不合格食品,並盈利的行為均屬違法行為。

「食品安全是網紅食品最大的挑戰。『紅』既帶來紅利,也是高危信號。網紅食品藉助資本助推,其規模擴張速度可以超出想像,而規模擴張也會將問題放大。同時,『紅』了之後的產能瓶頸可能導致企業放鬆食品安全管理的水準,造成整個供應鏈條失控。」 鍾凱說。

有一些「網紅食品」紅起來之後,市場需求量爆增,經過融資迅速擴張,擴張之後食品的水準有可能下降,超出了企業對食品控制的能力。

常青常「紅」得警鐘長鳴

有目共睹的是,大部分「網紅食品」都只是曇花一現。

要想讓「網紅食品」常「紅」,鍾凱建議,食品安全管理是系統工程,是在不斷的查漏補缺中完善。運用現代先進的食品安全管理工具,建立適合自己的食品安全管理體係是網紅食品長遠發展的必由之路。

因為,食品安全問題不是一個技術性問題,監管部門應肩負起更多行政和法律責任。

冒煙冰淇淋、蜂窩煤蛋糕…… 「網紅食品」很美味,可它健康嗎?

業內專家提醒,打擊非法生產食品和生產不合格食品是法可依的。網絡平台和餐飲的監管者們要加強監管,不給三無食品經營者們線上違法的機會;同時,政府相關部門也得積極行動起來,有針對性的查處違法經營商家,肩負起保護公民身體健康的義務。而消費者自身在購買任何食品時,都應這些食品的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地址等信息進行關注,這既是為了自身的食用安全,也起到了社會監管作用。

同時,專家建議,國家的監管和法規政策應當與時俱進。有些網紅食品、保健品利用網際網路平台銷售,游離於現有監管體系之外,容易滋生欺詐、傳銷和食品安全問題。儘管網際網路平台也是食品違法違規行為的受害者,但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平台應該肩負更大的社會責任,同時消費者權益受損時應當負連帶責任。

「食品安全的第一責任人永遠是相關的企業或者加工者,他們追求營銷效果並沒有錯,但同時要提升食品安全的風險控制能力;監管部門依法監管即可,而且,目前的法律法規已經相對完善,是管得了’網紅食品’的。對於消費者來說,應該為自己的食品安全負責,對於不了解、有疑惑的食品,多問多觀察,了解清楚、確認安全後再消費。 」洪廣玉說。

「對網紅食品的監管手段應當創新,以網際網路手段和社會治理手段相結合,對大案要案從重從速處理,對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對擦邊球敲打警告。」鍾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