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沒有火山地震,真是得天獨厚」這種說法對我國許多人而言,是真理。國人在觀看他國地震災情的時候,彷彿是透過玻璃櫥窗圍觀一頭巨獸,深信這只不過是遠在天邊的災區人們面對的夢魘,絕對不會在自己家園出現。
2004年12月26日,印尼蘇門答臘島西部海域發生大地震並引發海嘯。那一次,我國社會第一次見識到海嘯的可怕。儘管如此,許多人還是深以為海嘯始終是源自鄰國地震,我國是不可能發生地震的。
事實上,印度洋海嘯侵襲西馬海岸的那一天,也是「我國無地震」神話正式過期的時候。此後,馬來半島出現了地震源。
地球就像雞蛋,人類就是住在蛋殼上面。然而,這蛋殼部分,並不是一整塊蛋殼,而是由許多大小不一、不停移動的殼片組成。這些殼片,叫做板塊。移動的板塊在彼此接觸的時候,有時候會卡住。卡得越久,凝聚的應力就越大,以至突然分開的時候,就會以劇烈震動的形式釋放巨大的能量。這就是地震。
太平洋板塊是其中一塊比較大片的蛋殼。這板塊的邊界,火山地震活動較為頻密的那部分是呈馬蹄形狀,稱為太平洋火環(Pacific Ring of Fire,或譯為「環太平洋火山帶」)。地表90%的地震,以及75%以上的活躍和休眠火山,都在這地帶。
這火環的西部,是一塊比較小的板塊,名叫巽他板塊(Sunda Plate)。馬來西亞的位置就是在這板塊中央部分,印尼群島則在邊緣部分。從地理位置來說,馬來半島不但和太平洋火環保持一段安全距離,在巽他板塊的位置也是在相對穩定的中央部分。所以,曾經有一段很長的年日,馬來半島經歷的地震都是源自鄰國的震源,而東馬則一直以來都有震源。
高估巽他板塊穩定
「我國無地震」神話的基礎,是在於過度高估巽他板塊的穩定,以及認為馬來西亞離太平洋火環「還很遠」。
大地板塊的邊緣,因著長期的碰撞,使得這地帶形成更多的斷層(fault)。斷層的發現與歸類,是局限於人類的知識、儀器與技術。有不少地區的斷層,是在更精準的儀器和測量方式面世後才逐一發現。
一些斷層帶很多年都沒有任何移動跡象,就被地質學家們列為不活躍類型。然而,由於板塊是不斷的移動、變動,沉寂萬年的斷層帶總有可能因著其他板塊的碰撞而「甦醒」。
回到2004年大海嘯。那場災難之後幾年,印尼又遭受兩場大地震的蹂躪。就在這時候,馬來半島出現了震源。
西馬多區斷層已活躍
2007年9月12日,蘇門答臘南部發生一連串強烈地震,第一場強達Mw 8.5級。11月30日至2008年5月25日,彭亨州武吉丁宜就發生了19次地震,強度是在ML 1.4和3.8級之間,震央都在武吉丁宜斷層帶。
2009年9月30日,蘇門答臘南部發生地震,武吉丁宜也在10月8日至12月4日之間發生了7次輕微地震。同一年,而連突和曼絨也發生了一次地震,瓜拉庇勞則多達4次。這些事件意味著,武吉丁宜斷層、樂巴斷層、吉隆坡斷層、以及芙蓉斷層帶,已經開始再次處於活躍狀態。
「我國無地震」之說,可以扔了。
此後,地震風險和耐震建築議題,開始成為國內學者的論文材料。然而,過了這麼多年,累積了這麼多分析,卻未見地震安全防範議題發展成社會輿論。
出處:2011年,馬來西亞科學、工藝及革新部發布研究報告書
填海土質低密度!土壤液化高風險
早在80年代,本地專家已經開始關注地震安全防範議題。其中較早受到關注的,是土壤液化現象(soil liquefaction)。
土壤液化,顧名思義,就是原本是看起來紮實的土壤變成像液體那樣的狀態。如果在一個盆子裡盛滿潮濕的砂,例如從海邊挖出來的那類,然後抓住盆子垂直往桌面或地面敲,盆子裡的砂就會往下沉,變得更密集,水分卻是擠到表面。在這過程中,水分還還不及擠出的時候,泥土顆粒就浮在水中,土壤整體就變成液體般的樣子。
災害防範重要參考
地震會導致一些地方的泥土發生液化現象,造成地陷以及建築物倒塌。一些國家的地質單位就有繪製土壤液化風險地圖,註明哪些地方有地震風險,哪些地方的土質有液化可能性,作為城市規劃或災害防範的重要參考。
1986年,時任馬來西亞國民大學土木工程系主任藍利(Ramli Mohamad),就分析國內錫尾礦受地震影響而發生土壤液化的可能性。藍利指出,我國一些曾經是錫礦區的地帶,其中的錫礦尾是含有大量的砂和淤泥,有可能會因著鄰國地震而出現土壤液化現象。他也提出一套計算方法,評估國內土壩的土壤液化風險。
將近20年後,填海計劃在全國各地如雨後春筍。填海地帶的土質是屬於低密度,土壤液化風險是比較高。一些報告書列出較需關注的地區,包括柔佛依斯干達,以及檳州的斯里檳榔鎮。
另一個受到關注的問題,是土壤把地震波震幅放大的現象(soil amplification)。一般而言,發生地震的時候,越靠近震源,震幅就越大。然而,地震波從高密度的岩石擴散到密度較低的土質時,頻率會降低,幅度卻是增加。一個相當貼切的形容,就是搖晃的果凍。這種效應,是稱為場址效應(seismic site effects)。這使得距離震源較遠的低密度土質地帶,遭受的破壞比震源附近地帶還要嚴重。專家們在1985年墨西哥大地震首次觀察到這現象。近期的案例包括去年發生的台南大地震,震央在高雄美濃,遭受最嚴重破壞的卻是在台南。
登嘉樓肯逸水壩在 1984年下閘攔水。下閘後 3年之間,原本從未發生地震 的水壩地區,就發生了28次ML 2.6級至4.6級的地震。2010年 3月10日,又發生了一次ML2.6 級小震。今年2月24日,再 發生了ML 2.7級地震。
人類活動誘發肯水壩!3年28地震
馬來西亞工程師學會(The Institute of Engineers Malaysia,IEM)在2005年發表一份地震議題立場文告(position paper),其中引述的文獻,包括了關於本地市鎮面對震幅放大的風險。如果鄰國發生強烈地震,馬來西亞一些地方雖然遠離震央,也有可能會因著場址效應而遭受嚴重破壞,尤其是高樓林立而土壤密度較低的地區。
除了地殼板塊運動造成的地震,人類活動也有可能造成地震。這包括化石能源開採、地熱能開發、把工業產生的二氧化碳大量儲存在地殼內部的碳捕集與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以及水壩工程。這類地震,統稱為誘發地震(induced seismicity)。水壩工程造成的地震,稱為水庫誘發地震(reservoir induced seismicity)。
水壩如果是建在斷層帶,水庫的儲水就有可能滲透底下岩石的縫隙,在板塊形成類似潤滑的效應,增加板塊滑動的機率。築壩地點的種種環境條件,決定誘發地震的可能性,以及相關地震是在下閘蓄水的時候就發生,還是過了相當年日才發生。登嘉樓肯逸水壩,就是馬來西亞的水庫誘發地震案例。
隸屬國能的肯逸水壩在1985年建成。這水壩在1984年下閘攔水,在肯逸河(Sungai Kenyir)形成一片大湖,把大約2600平方公里的森林淹在水底。在這森林底下,是登嘉樓斷層(Terengganu fault)。下閘之後3年之間,原本從未發生地震的水壩地區,就發生了28次ML 2.6級至4.6級的地震。2010年3月10日,又發生了一次ML 2.6級小震。今年2月24日,再發生了ML 2.7級地震。
國人篤信無地震!推廣防震不容易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發生大地震,隨即引發海嘯。隸屬東京電力公司的福島第一核電廠之後傳出反應堆鎔毀(meltdown)危機。東電把這起核事故歸咎於海嘯。然而,日本國會組成的調查團卻不接受這種說法。經過他們的抽絲剝繭,整個日本核能工業涉及的政商勾結畫面開始浮現出來。這些舞弊,包括了福島第一核電廠長期涉及的安全漏洞數據篡改習慣。
不但如此,有專家曾經呼籲東電提升福島第一核電廠的耐震性,東電當局卻決定展延實行。調查團認為,東電如果根據專家意見提升建築結構,是有可能避免這場事故。因此,福島核事故肇因並非天災,而是人禍。
天然資源、能源以及土地,加強管制通常意味著影響某些人的財路。公害問題如果是帶來眼前利益,同時沒對利益相關者造成明顯的傷害,即使是水源被污染、空氣煙霧瀰漫,肇禍單位身份是可以繼續被隱瞞,就連污染問題也可以說是不存在。
建築工程得過且過
如果建築工程的得過且過是在官民的共識中被視為無可厚非,而且還從中締結「深厚的政商友好關係」,天災造成的結構坍塌以及衍生的災禍,自然是官民齊心指為「天災悲劇,無關人為」,不會是共同疏忽肇的禍。
在馬來西亞,這種現象是氾濫得很。政府和工程界如果繼續在地震議題保持沉默,即使再過五年十年也不會有民間輿論發出抗議。儘管如此,還是有人做了該做的事。這幾年來,工程師學會以及數個政府單位,在進行著草擬《歐盟規範8:抗震結構設計,馬來西亞國家附錄》(Malaysia National Annex to MS EN 1998-1:2015, Eurocode 8: Design of Structures for Earthquake Resistance)。以外行人白話文來說,就是一套提升馬來西亞建築耐震程度的規範。這套規範有可能會在地震案例曝光率比較高的沙巴率先實行。何時用在西馬和砂拉越,是未知數。
然而,規範的設立是一回事,民間安全意識如何配合這規範以提升公共安全是完全另一回事。公民意識和環保意識貧瘠、同時依然篤信「我國無地震」,在這樣的社會推廣地震安全意識,是不容易。
墨國拉響警報!大馬引以為鑑
今年9月7日,墨西哥恰帕斯州發生Mw8.1級地震。震中位置地質活動,百年以來是相當安靜。強震發生後,隨之而來的是逾千次的餘震。
9月19日,墨西哥市發生Mw7.1級強震。225人不幸喪命,逾40棟建築物坍塌,另外大約3000棟建築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壞。與32年前同一天發生的Mw8.0級地震相比,這次的災害造成的損失是相對輕微。1985年的那場大地震,奪走逾萬條人命。此後,當局展開長期的地震災難防範措施和教育,並提升建築結構條件。為了留住投資者,墨西哥市政府開始獎掖私人界的發展,大興土木推行工程計劃。
不幸的是,在這貪污問題嚴重的城市,急速的發展逐漸蠶食地震防範的努力。自從2012年以來,墨西哥市居民針對違建工程提出的投訴是多達6000宗。到底有多少宗投訴是受理,當局並沒有為大眾提供任何數據。這些投訴無門的案例,有些就在今年大地震之中坍塌。
這兩場地震,足以作為馬來西亞社會的警惕。
其一,「不可能發生地震」的地方,一旦發生地震,有可能會是一場強震。美國地質局在2007年發表的一篇報告書,就以Mw7.0級為巽他板塊穩定地帶有可能發生的最嚴重震級。
其二,墨西哥市的防範措施,是值得馬來西亞地方政府參考。什麼地方的土質會造成場址效應、哪條街的建築有土壤液化風險、哪些建築物的結構是完全不耐震、那裡的地下設施一旦受地震破壞會造成其他災害、那裡的山坡容易因地震和大雨而崩塌等等,這一切都需要搞清楚,從而至少得以畫出風險地圖,然後設法應對民間回應。而貪污問題造成的禍害,更是值得各造警惕。以發展利益為甜頭,把違建問題一一粉刷掩蓋,遲早會出事。
地震安全意識的推行,不應再拖了。